自2018年開始,建陶行業開始步入寒冬,產能過剩、相關環保政策席卷行業。與此同時,隨著大環境變化,新興渠道對傳統渠道形成的沖擊,產銷不平衡給陶企帶來各種資金壓力,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部分陶企面臨現金流斷裂危機。根據公開數據統計,實際上五年間大概有將近500家企業退出了這個行業,市場的萎縮其陶瓷磚產量大概下降了15%,出口額和出口量下降了將近五成。
目前,終端市場形勢正在悄然發生改變,瓷磚經銷商面臨生意越來越難做,傳統的經營模式已不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市場生存壓力有目共睹:
1、國家政策層面上,新建樓盤精裝房占比越來越大、裝配式迎來發展,其內裝的整體衛浴、整體廚房,對應的裝配式衛生間、裝配式廚房,模數化會再次提上新的高度;零售客戶在大量減少;
2、電商進入新零售時代,利用現代網絡技術跟瓷磚經銷商刮分零售客戶資源;
3、處于瓷磚銷售鏈上處于經銷商下游的家裝公司、整裝公司,直接略過經銷商跟廠家合作,經銷商的“帶貨能力”逐漸下降。原來的客戶成經銷商最大的市場競爭者。客戶家裝修對兩者依賴程度高于瓷磚經銷商。
新挑戰下,經銷商有出路嗎?
國內整裝公司為快速擴大經營規模,不斷以各種優惠政策促銷模式吸引客戶。年前,一位多年經營好幾家瓷磚店的經銷商訴苦,“就算不受精裝房、整裝的影響,這兩年終端店的壓力也很大,客單值不大、價格戰、高庫存等瓶頸,就客單價來講,瓷磚行業以往每個家庭城市住宅中端投入為2到3萬,但近兩年來陶企加大了售價較低、毛利率較低的專供產品的銷售力度,2016-2019年三年間瓷磚單價下跌近30%,拉低了經銷商的客單價。”
顯然,未來以工程、單品門店、新房為主的傳統生意將越來越難做。單純的賣材料、賣產品等傳統玩法越來越行不通了,而定制家居行業在全屋定制、一站式采購,近年來客單價穩定上升,正演變成為主流趨勢;在這些關鍵經營數據上恰好彌補了瓷磚經銷商上述痛點。
現時整裝最難攻克的堡壘,正是瓷磚版塊,而這恰是優勢。面對整裝如火如荼的發展,經銷商可做好整裝的瓷磚、衛浴的產品及服務落地,實現瓷衛客戶資源的二次增值變現。
首先,整裝公司客戶年度提貨額也許理想,不過每次的提貨發貨額則都不大,品牌廠家服務起來比較繁瑣,增加了服務成本和難度。從渠道鏈條的分工看,這些客戶仍適合經銷商對接服務。此外,這類公司在產品運輸等方面欠缺優勢;這些都為瓷磚經銷商賦能了市場整合機會。
如何形成新的競爭力?最要的并非有很多的物流車,而是有更快送達的物流車,經銷商的物流是它的“半條命”。并非有很大的倉庫,而是有快速周轉的倉庫。并非你有多少員工,而是有一支為目標奮斗的員工。并非很多產品,而是有客戶需要的產品能快速給到它。這些競爭力的背后,拼的是高效率與低成本。
其次,轉變經銷商服務理念,瓷磚經銷商其實在整合材料方面擁有更大優勢。瓷磚作為裝修主材,經銷商完全可以將多品類材料整合在一起,形成各種價位的整裝材料包,前后端分別鏈接廠家,更好地服務整裝,家裝公司。有整裝能力的經銷商可以往局裝+全屋定制、整裝、局部改造等服務項目,針對細分的消費群體作精準的營銷。
無論做什么總是越擅長越專業。未來,也許不一定都要做整裝,但必須找到自己在大整裝生態鏈中的位置。因此給予經銷商三大建議:其一做好服務體系向運營商轉型升級;其二自強不息,變成家居服務商。未來數年老房存量市場、老舊小區改造越來越龐大,有著巨大的家居后服務剛需消費;其三升級成家居新零售商,未來的家居消費會出現零售消費的常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