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發表了2021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全文共16636字。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民生清單”既強調紓困兜底,又緊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外,除了民生新舉措令人關注,其中有關于工業與制造業的論述仍然是重中之重,占據了大量的篇幅。那么,在《報告》的諸多信息中,有哪些與陶瓷行業息息相關?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報告原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
美家網說:當然,于瓷磚行業發展,加大研發和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品牌就有核心競爭力;這樣,陶企更容易實現10億的小目標,甚至100億也是指日可待的。
其實,任何行業都是一樣,雖說價格戰也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不應該攪和在價格戰當中。這樣,一定程度上扼殺材料生產企業的創新力,那些高端的、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其市場空間正低端產品一步步占領。簡而言之,身處在變革時期的2021年,更需要從行業創新發展的高度來進行,未來瓷磚行業肯定是靠技術創新去引領的,做產品還是要解決核心功能,站在消費者角度上去思考,這才是我們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而不是行業、企業內自己去加那些功能,這是制造的浪費。
老舊小區改造5.3萬個
報告原文: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
美家網說:老區改造由政府來主導,與房地產銷售無太大關系,言之舊改投資不會受到房地產銷售低迷時的影響;這也是去年由于疫情原因拯救經濟的最大手段之一。
并且今年老舊小區改造數量又增加了,意味著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的同時,“舊改”慢慢會成為房地產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這無疑催生出瓷磚產品在內的建材需求。如典型的戶外地磚翻新,對于生產裝飾性附加值的瓷板外墻(保溫一體化外墻,陶瓷幕墻干掛)的陶企也是一塊蛋糕;以及改造老舊小區公共環境,增加對廣場磚,厚磚,薄板以及地鋪石等需求。這些對于陶企、瓷磚經銷商都是機會。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報告原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美家網說:去年,像一些主流家居賣場,如富森美、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三大上市公司付出了很大努力,以家居業務為核心告別傳統賣場的經營方式。提到反壟斷,陶企值得注意的是,有資本市場支撐的大型的家居賣場很大可能,壟斷建材家居賣場的發展,那么中小型家居賣場在將來還能站得住腳嗎?當然,政府也會竭全力去維護,但同時陶企也應該要有相關應對良策。
加快數字化發展
報告原文: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美家網說:于陶瓷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對于陶企整體發展意義非常大。尤其目前“巖板”方面數字化水平相對較低。其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數字化交付等等提升空間非常的大。總體而言,實現數字化發展等于是用數字更精準瞄準客戶群體,接著滲透多個環節,推動陶企更高效布局營銷戰略。
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
報告原文:今年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需要再幫一把。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延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等部分階段性政策執行期限,實施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對沖部分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各地要把減稅政策及時落實到位,確保市場主體應享盡享。
美家網說:每年“減稅降費”穩企業、保就業的規模及政策走向引發著市場關注。可以預見,今年減稅降費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伴隨一攬子新的減稅降費措施在各地陶瓷產區密集落地,減負紅利,降低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稅負,減輕企業資金壓力,讓企業輕裝創新。
降低電價資費
報告原文:推進能源、交通、電信等基礎性行業改革,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收費水平。允許所有制造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清理用電不合理加價,繼續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提高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允許所有制造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繼續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
美家網說:近年來,隨著多地陶瓷產業向高端轉型發展,陶企投資建設大板生產線,用電負荷大幅增長。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這意味著會為更多行業、企業降低用電成本,是國家釋放的支持實體制造業發展的一個信號。春節過后,原材料都在漲,還好電費降了!
再提知識產權保護
報告原文:促進科技開放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產權激勵機制,完善創業投資監管體制和發展政策,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美家網說:值得注意的是,唯美集團董事長黃建平再次對知識產權發聲。據了解,在知識產權領域,唯美集團每年通過司法訴訟進行打假的案件超過三百起,近三年訴訟案件起訴標的涉及金額6800多萬。黃建平建議,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訴訟保全部門,將知識產權信用懲戒入法,并納入社會信用管理的體系中,從多個層面建立知識產權社會信用懲戒體系。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更加重視研發和創新,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效果也越來越顯著。但大家都知道,創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何更好地保護企業的創新成果,讓企業有動力、有熱情去持續創新發展,這就必須要全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城市更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原文:明確“十四五”時期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發展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美家網說:城市更新是個大領域,包含地產、金融、科技、創新、人文、環境、經濟、民生等諸多領域。面對城市更新高達數萬億的商機,更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存量更新市場;目前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戰略方向。“城市更新”是房企繞不開的話題。而房地產與建筑陶瓷唇齒相依。他并非是一個單打獨斗的產業,它比較綜合,需要技術的、需要規劃設計的、需要材料的,甚至需要政策支撐的東西很多,所以一定是社會不同的資源加集在一起;地產發展形勢的基本面直接預示了家居建材行業的市場前景。
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
報告原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
美家網說:到2030年碳排放不能再增加,而國內行業的經濟活動,不僅是燃燒化石燃料對環境本地的二氧化碳不產生增量,碳是中和的。(“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負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這就是所謂的“碳中和”。)
這對我們的陶瓷行業實際上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因為陶瓷行業相對而言在建陶行業也是一個耗能比較大的行業,2030年后就要碳排放達峰,意味著陶瓷產業面臨著技術迭代升級,甚至產業的升級轉型。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已經表明,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目標設為6%以上,2021年國家總體的政策并沒有朝著強刺激的方向發力,工作重心在于穩就業和保民生,并在此基礎上,繼續激發改革活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