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標志性、創新性、戰略性重大理論成果。
2019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再次重申了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性。
習近平主席的生態文明思想指引我國環保法治建設,不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開創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新局面,全國各省也陸續推行相應的環境整治措施。隨著時間推移,環保工作成績斐然,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大氣污染方面: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北方地區完成散煤治理480余萬戶;煤炭等大宗物資運輸加快向鐵路轉移,鐵路貨運量同比增加9.1%;全國全面供應國六車用汽柴油,實現“三油并軌”。
水污染防治方面:36個重點城市1062個黑臭水體中1009個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消除比例達95%。全國97.8%的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
綠色環保已成經濟發展主要趨勢,國家大力提倡生態經濟綠色發展,加大環保整治力度。陶瓷行業作為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業之一,在國家環保政策的執行下致力于節能減排工作,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減少耗能,加快企業環保改革進程。
陶瓷行業產能過剩,消費市場趨向飽和,陶企轉向整裝、精裝等新市場。在國家環保政策高壓下,一批又一批環保不達標的陶企或被限期整改,或被停產整治,暫時無法參與市場競爭,會有相應的市場被“空出來”。那么,越早完成環保整改的陶企越能率先搶占市場份額。
設備
生產設備的能源、原料的利用率有限,其損耗會隨使用時間而增加。引進、改進陶瓷生產設備有助于降低能耗,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就如球磨機,在對原材料粉碎的過程中產生噪音和粉塵,研磨后部分原料會附著在機器內壁,造成一定的原料浪費。球磨機內的鋼球因與原料研磨而磨損,鋼球磨損較大時會導致生產效率下降,耗電量上升,額外增加生產成本。企業需不定時補充鋼球數量,根據原料情況選用合適的球磨機,在生產過程中認真計算球磨機的填充量及鋼球的尺寸大小,盡量減小損耗差距。
燃料
2018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9.3%,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PM2.5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1.8%、10.2%、10.8%。
陶瓷生產燃料由煤炭改為天然氣,有效降低二氧化硫、顆粒物等的排放量,減少大氣污染。天然氣使用量增加,價格隨之上漲,陶企面臨的成本壓力加大,中小型陶企生產線轉換“煤改氣”進程較慢。
在今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加強幫扶指導,給予需要達標整改的企業合理過渡期,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一關了之。陶企使用清潔能源是大勢所趨,從長遠看,能省去環保設備的投入及維護費用。
陶企“煤改氣”已花費大量的整改成本,在“氣不夠”“氣更貴”的天然氣需求下,給予合理的整改時間,讓陶企能“喘口氣”,緩解環保壓力,更利于企業生存發展。
環保整治與經濟發展不可偏重其一,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更要“堅持統籌兼顧,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國家環保力度不斷加強,“費改稅”“環保領跑者”等多項環境經濟政策施行,有助陶企擺脫高污染高能耗的行業標簽,并為其治污減排、轉型升級提供充沛動力。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