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對品牌而言有多重要?
“在年輕化的市場,決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兩大決定因素,其一是喜歡與否,其二是價格與個人支付能力是否匹配,簡而言之,就是風格和預算的問題”。在云浮市輝鵬陶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潘秉然看來,風格化是陶瓷企業經營的一個必然方向。
苗頭早已顯現:與早期品牌更多強調產品特性為賣點不同,近兩年來的新品牌以及轉型的傳統品牌大多熱衷以風格表達品牌主張,如主推新中式風格的QD瓷磚和御家瓷磚等,圍繞著現代簡約、工業風在產品及設計上大做文章的歐文萊陶瓷、費羅娜水泥磚、卡布奇諾瓷磚、維京瓷磚等等,以及瞄準柔和家居風格大力出擊柔光磚市場的巴黎世家瓷磚等。
雖然方向各異,但是這些品牌有一個共同點:強調整體空間的風格屬性。“陶瓷行業先后走過了賣產品、賣空間時代,現在進入賣風格的階段”。有資深設計師如此總結。他指出,每一種風格都表達著不同的主張,對應著不同的消費需求,注重風格的表達可以幫助企業有的放矢,開發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但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由于風格具有排他性,企業也必須明確且堅持精細化運作的準備,“特定的風格會表現出鮮明的屬性,一個產品想要同時賣給所有人是不現實的。”
“風”潮來襲
事實上,業內關于風格的說法并非是近幾年才開始的。早期的田園風、簡歐和新古典風格也曾盛行陶業,但將風格作為品牌的重心著力打造,除了最早主打田園風的芒果瓷磚之外,更多的是近幾年出現的新品牌以及一些轉型中的傳統品牌。
2015年10月,倡導極簡主義的空間設計風格和生活方式的維京瓷磚正式起航;2016年初,歐文萊陶瓷正式宣布轉型,其所瞄準的方向即現代簡約風潮下的現代仿古磚領域;2016年秋,加西亞瓷磚新展廳開業,摒棄了豪奢之后以現代簡約風格的雅致新形象亮相;同樣也是在2016年,QD瓷磚以“最美不過中國風”再次轉型升級,將品牌的聚焦點從寬泛的“現代時尚”精確為“新中式”;而公司新展廳剛剛落成的卡布奇諾瓷磚設計總監胡嘉超日前也透露,在2017年,卡布奇諾將著重推出“北歐+工業風”風格……
玩“風格”的企業和品牌越來越多,這種“風”潮,甚至迅速由佛山地區刮到了國內其他建陶產區。在10月29日開幕的第二屆“泛高安”陶瓷采購節上,記者注意到,江西產區的陶瓷企業在展位設計中也開始注重風格的表達,如精誠陶瓷主要展示了通體仿古磚,展示風格以現代工業風為主;新景象陶瓷則利用灰色為主色系的流行色打造了一個極具田園風的展位;太陽陶瓷則重點展示了其“自然風”為主的仿古磚,以板巖和水泥灰為主;瑞陽集團的展位設計中采用瓷磚雕花、瓷磚異形工藝拼花打造的“現代簡約”風格也讓其展位成為采購節的最大亮點之一。
“風格化是陶瓷企業經營的一個必然方向”。云浮市輝鵬陶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潘秉然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他指出,絕大部分消費者并不會關注瓷磚是用什么技術做出來的,而是產品所呈現的空間是不是消費者所喜歡的。“在年輕化的市場,決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兩大因素,其一是喜歡與否,其二是價格與個人支付能力是否匹配,簡而言之,就是風格和預算的問題”。
大部分受訪者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興輝瓷磚董事總經理柯顯仁在解密其品牌“現代輕奢”轉型時曾指出,“企業做產品的時候首先要思考消費者想要什么”。
消費需求的轉移,正是各種風格繁衍壯大的根源所在。
消費需求轉移:由表及里
分析指出,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的時間里,走過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的歷程,故而在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人的內心也逐漸膨脹,對消費的需求也產生了影響。
“那時候,國內的消費者多用張揚表現個性”。維京瓷磚特約設計總監董寶強指出,在本世紀初,由于繁復的、奢華的新古典風格迎合了當時國人的這一心理,因此在彼時幾乎是一枝獨秀,“當時80%~90%的樓盤售樓部包括樣板房都會裝修成新古典風格”。那一階段,陶瓷行業不論是總部展廳還是終端專賣店,大部分也都是走“奢華”大展廳路線。
直至2012年前后,經濟下行的壓力開始向各行各業蔓延,國人的心理也從鼎盛時期的膨脹慢慢趨于平靜,表現在消費者對于室內風格的訴求上,則開始強調“回歸”,越來越多的成功人士逐漸摒棄張揚與奢華、青睞低調。“從那時開始消費者更多會注重內心世界的表達,因此也帶來了近幾年裝飾風格的明顯變化。”董寶強分析指出,在這之后,更多的消費者都試圖將一些思想性的東西結合進室內裝飾中,用來表現個人的主張。
而所謂“風格”,則正是人們用來定義某一個事物分類的標簽,表達著不同的主張,對應著不同的消費需求。
工業風正是近兩年來風頭正盛的裝修風格之一,早期其所指的是那些“由舊工廠或舊倉庫改造而成的,少有內墻隔斷的高挑開敞空間”,內涵是高大而敞開的空間,具有流動性、開放性、透明性、藝術性等特征。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工業風成為一種席卷全球的藝術時尚,并于本世紀初逐步在國內擴散。
“工業風強調的是不對原有的建筑物進行破壞的基礎上進行結合式的設計,是一種比較環保的裝修設計風格,其特質在于個人的創意,生活的巧思、素樸的質感、信手拈來的生活趣味”。有資深設計師指出,工業風的裝修常用一些老舊的木頭和經典的舊物,能給空間營造一種特殊的厚實感,再加上不刻意隱藏各種水電管線,而是透過位置的安排以及顏色的配合,將它化為室內的視覺元素之一。這種顛覆傳統的不做作的姿態往往也是最吸引人之處。因此,繼藝術街、創意園以及部分商業空間之后,工業風也成為時尚人士家居裝修的最愛風格之一。
除了工業風,現代簡約、新中式也都是目前備受業消費者青睞的裝修風格,也成為了當下陶瓷企業關注的重點。“隨著時代的變遷,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逐漸成熟,如今正處在一個相對來說有自我價值觀、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階段,當這部分消費者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后,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上述設計師認為,在這樣的消費背景下,注重風格的表達可以幫助企業有的放矢,開發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下一步賣什么?
陶瓷企業賣的是什么?答曰:裝飾材料。那么,是材料帶動流行趨勢還是流行趨勢帶動材料?作為一種裝飾材料,瓷磚先后走過了賣產品、賣空間時代,現在已經逐步進入賣風格的階段,下一階段又該如何經營?
董寶強認為,裝飾材料與流行風格始終是交錯發展的,某種風格之所以流行,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廠家能提供相應的材料來展示風格。“為什么法式風格始終流行不起來?因為對于設計師而言,沒有那么多法式的材料可供選用”。因此,在他看來,一方面是材料帶動了風格,如水泥磚等工業風格的產品出現,為工業風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當風格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部分先知先覺的廠家會主動生產這類產品迎合風格的需求。
“卡布奇諾現在做的,就是提供相應的材料營造不同的風格,供目標客戶群選擇。”胡嘉超表示。
時代的變遷令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愈發成熟,瓷磚等裝飾材料走風格化路線也是當前發展的必然。但董寶強認為,風格并不是陶瓷企業追求的終極方向,“終極的應該是人內心層次的東西,如情懷”。
董寶強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多位業內人士的認可。“工業風、休閑風的產品,甚至帶點文藝感覺的布藝、地毯廣泛被陶瓷行業所接受,成為產品開發素材,正是因為現在消費者對于瓷磚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功能需求,而是進入了心理需求階段”。一位業內的資深人士表示,目前已經有不少陶瓷企業在或主動或被動地往新方向前進,但是從產品開發的實際情況來看,并不理想。
受訪者普遍認為,目前業內的產品開發人員對產品開發的認識大多停留在模仿復制的階段。“陶瓷行業的產品開發主動權要么是掌控在老板手中,要么是一批技術開發人員,但往往這些人并不懂產品的設計,沒有足夠的美學鑒賞能力。”佛山市道迅貿易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韓珂指出,未來企業研發人員,必須得是一個擁有足夠的鑒賞能力和品味、甚至是可以根據材料的軟硬來區分產品特性的設計人才,其開發的產品才能真正符合市場的需求,滿足消費者的心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