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年前,關于全球房地產市場過熱的警告聲已經不絕于耳,但是兩年來,全球房價仍在持續爬坡。這凸顯出當前全球低利率環境下一種扭曲狀態。如何看待房地產市場現狀并采取相應措施考驗政府智慧。
早在兩年前,關于全球房地產市場過熱的警告聲已經不絕于耳,但是兩年來,全球房價仍在持續爬坡。這凸顯出當前全球低利率環境下一種扭曲狀態。如何看待房地產市場現狀并采取相應措施考驗政府智慧。
2016年以來,全球經濟仍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復蘇也并不如預期之好,黑天鵝事件頻現。貨幣寬松環境非但沒有在美聯儲加息后得到改善,反而仍有持續之態。為挽救經濟增長,一些國家和地區仍在等待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時機,率先在發達國家加息的美聯儲雖然希望盡快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但也顧慮重重,不愿輕易落下再度加息棋子。發達國家中利率最高的新西蘭目前利率水平也僅2.25%。
在這樣的環境中,房地產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獲得了良好的滋生土壤。資金充盈、成本低廉,地產投資者游刃于國內海外市場,將房價反復推高,呼吁防范泡沫者反成為笑柄。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匯總的統計數據,全球房價指數自2011年以來持續攀升,從目前水平到危機發生前水平,僅需再漲5%左右。去年底的房價情況顯示,除了烏克蘭、阿聯酋、俄羅斯、巴西、希臘等這些政治、經濟比較動蕩的國家有較大幅度下跌外,絕大多數被跟蹤的國家的房價都在上漲,少數國家單季按年率計算的房價上漲幅度超過10%。
與此同時,房地產信貸也同樣在大多數國家增長,其幅度甚至高于房價的上漲幅度。經合組織的統計顯示,在不少國家,房價上漲速度超過收入增長幅度,在新西蘭,兩者比例接近125%。
房地產行業本身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對一國的經濟增長做出貢獻。在中國,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曾經高達五分之一,目前也有十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為了獲得增長,它所需的資金量也十分龐大,且泡沫破滅后對經濟殺傷力很大。
盡管央行采取低利率政策本意不是用來刺激房地產市場,目前也很少會利用貨幣政策來主動支持房地產市場。但是,從實踐上看,低利率甚至負利率,并沒有將資金源源不斷地引入實體經濟,而是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金融市場。這種現象在中國被稱為脫實入虛。這種情況的出現,造成實體經濟增長乏力,也使得經濟增長并不靚麗的情況下,股市、樓市等卻異常火熱。
雖然CPI前景對未來貨幣政策的路徑影響較大,但是央行仍需慎重考慮所需付出的金融穩定風險的代價,應該考慮其所作出的貨幣政策選擇對國內金融系統效率和穩定性是否有不利影響。
當前經濟主要依賴于零或負利率政策、量化寬松政策以及一些加杠桿政策來支持,不過,這些政策實施的年頭越久,政策刺激效果越弱。不僅是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等在貨幣寬松方面顯得躊躇不前,各國經歷了幾輪寬松后,經濟仍未見強勁復蘇,資產價格卻被不斷推高,而結構性改革雖然勢在必行,但卻最難實施。
房地產泡沫無疑是各國頭疼之事。正因為有上述原因,抑制這一泡沫形成考驗著政府智慧和意愿。如何判斷房價漲落是否健康,采取何種措施抑制樓市過熱,又不損害經濟增長,如何引導投資者預期,在價格長期上漲后是否愿意刺破泡沫,如何實現軟著陸等都需要政府仔細加以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