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學院 | 于躍波:自然現代主義之設計師自宅品鑒【十間坊 期】
價值觀 年輕的膚淺理解是,30而立,就是事業有成,有車有房。過了三十才知道,立,是立價值觀,審美觀!雖然從業十幾年,但設計的價值觀與審美觀才剛剛開始,還沒有到立的成果。十幾年,行業受市場左右搖擺,西化腐蝕,幾近墮落,還好人過三十開始逐漸而立!
2001年9月11日,象征二十世紀夢想的現代城市范本的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瞬間崩塌,這場悲劇奪去了很多人寶貴的生命,同時也奪走了對城市而言最重要的記憶!此外,這個行為也否定了塑造20世紀世界的價值觀,事件的根源在于不同文化的對立!換句話:以標榜全球化的美國為金字塔頂的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與抗拒全球話并堅守自我的宗教極端主義的價值觀,相互沖突抵觸的結果!
基于價值觀念的轉變,才有了這個“沒有一盞射燈的燈光設計 ;沒有一面造型的立體設;有著朝暮流動的光影設計;有著時令變化的空間設計;現代的、自然的 、東方的 、靈動而靜謐的 設計師自宅。”——于躍波
在六月最后一次成長課堂分享中,于躍波老師帶來了他的自宅分享,群內同學無不向往,更是有幸細賞這套自然與現代元素相融合的自宅,仿如親臨其境。
植物
植物是自然的產物,是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于老師自宅的每一個空間,都有植物的融入,既是點綴,又是設計的靈魂所在。它們,是靈動的,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變化,許是綠意盎然,許是紅葉滿地;無論這樣的變幻,都不顯突兀。它們的變換牽動著整個住宅的靈魂,不同的季節變化蘊含著不同的風格趣味。
植物的點綴,尤顯生機勃勃,是如此的舒心;可以讓人在這喧囂的時代,得到片刻的放松和平靜。
光與影
在一個空間里面,唯光線與空氣最不可或缺。在現代大多數的住房里,自然光線的運用是最為欠缺的。外面明明陽光普照,室內卻需要燈具來維持光亮的情況比比皆是。燈具的光,死氣沉沉,無論如何,都比不過大自然的光;即便是星星點點的螢火微光,也是靈動的;即便是朦朧的月色,也是活的。
在于老師的自宅里,光線是流動的,是線性的。如果說,植物是靈魂魂;而,光線就是住宅的精元。
留白
留白,是設計中為使整個作品表現得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給欣賞者留有想像的空間。在于老師的自宅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大量的留白。無論是陳設還是燈光,都不是遍布整個空間的,這樣的設計,讓人感覺溫馨而細膩,這樣的空間,不是冰冷的,不是生硬的,它是能夠撫慰人心的。
于老師的自宅,從視覺、觸覺以及心靈上都極具細膩。一堂課下來,同學們獲益良多。在課堂的最后,于老師的一席話與之共勉。
拋棄,現代人的包袱 ,帶著童年的眼光 ,發現自然之妙, 用心設計自然之美 ,因為我們生命的終點系著大自然, 我是大自然的孩子, 在空間中徜徉, 在時間中流淌 ,斗轉星移, 你我只是期間微不足道的一點一滴。
我們忠誠于設計,而不是金錢。——于躍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