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下半年,陶瓷行業開始步進淡季的環節,而且今年還延續了上一年的態勢,下半年可能更是雪上加霜,根據調查,廣東、山東、四川等幾個老產區6月份已進入市場淡季,陶企庫存壓力大,紛紛開始停窯,不少企業銷售銳減,庫存劇增。在如此寒冷的夏天,營銷大戰將一觸即發!!
打價格戰是治標不治本
行業有一句很經典的名言“搞活動就是找死,不搞活動就是等死”。這句話我相信在這個行業肯定是永久恒流。前段時間,陶瓷大哥新明珠搞了一場堪稱轟動的全省聯動大團購,請來了陳啟泰、湯寶如兩個明星。新明珠高管說道,雖然到場人數幾千人,但是目的并不是為了賺錢,搞這樣一場大型的活動就是為了吸引客戶,打響品牌,有了客戶才能走下一步,否則都是空談。
搞總裁簽售,明星簽售,全省聯動等等的大型團購活動就是一味的打價格戰來取得用戶量,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在燒錢,在拼誰的底氣足,誰的錢包厚。這樣的做法只會導致行業惡性競爭。
堅持“用戶第一”理念 無懼陶企淡季到來
從產品本身出發來搞活動
如今陶瓷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是完完全全的過去了,進入了微利時代,但是要想在微利時代活動還是要搞,但不是亂搞,不是價低就是王道。現在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隨隨便便能用就好了,沒有好的設計,好的服務,就算是買一送十,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替你賣賬的。
跟消費者建立溝通橋梁才能造出好產品
目前陶瓷業傳統的流通模式為“廠家——經銷商——消費者”,即消費者只能被動地購買廠家生產的商品,而廠家也無法明了消費者的具體需求。特別是現在步入了互聯網的時代,廠家可以完完全全的明白消費者究竟需要什么,建立起一個與消費者溝通的平臺才能在供過于求的時代中跑出來,要明晰消費者對商品的實際需求,進而促進上游供應商研發制造適銷對路的產品推向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