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7月30日訊(記者 喻雯 實習生 劉嬌 趙蓉)為躲避限購或逃稅,不少人通過偽造結婚證、房產證、社保納稅證明等虛假材料,申請房屋登記。為防控造假,濟南市房管局與濟南市公安局建立聯動報案機制,已有三人因造假被行政拘留。
30日上午,濟南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和濟南市公安局聯合召開“整治房產交易秩序、依法打擊房產交易違法犯罪”新聞通報會。房管局房屋產權登記中心主任杜建剛介紹,去年10月份,房管公安建立了聯合工作機制,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上半年發現假房產證144件,各類虛假證明110件,比去年同期下降50%。
杜建剛介紹,當前房產交易造假的形式主要有四大類。為不按正常審批程序辦手續,有些申請人提供虛假建設手續,取得房屋產權證;也有申請者提供虛假的身份證、結婚證等,有的是為騙取購房人房款或銀行貸款,也有的是為偷逃稅費;也有申請者假冒產權人房屋交易登記,這種情況易發生在家庭內部成員或利害關系人之間,未經產權人同意,將不屬于自己或屬于共有的房產進行轉移或抵押;也有的是因為本人不能到場而找人代替。此外,還有購房者提供虛假社保證明、涉稅證明、單身證明等,騙開購房證明以逃避限購政策。
濟南市公安局直屬支隊支隊長趙文湖介紹,濟南房產交易違法犯罪案件,從使用者的主觀、故意情況看,分為使用者明知是假證故意使用和不知情使用兩種情況。第二種情況涉及到房產中介比較多。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市公安局直屬分局共接收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報警、移交案件86起,現場處警38次,調解糾紛41起。通過辦理偽造、使用國家機關證明文件案件,共行政拘留3人,行政罰款3000元,法制教育2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