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一場雷陣雨很急,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還是讓家住洪山現代梅竹園小區103棟八單元602的陳女士煩心:客廳已經漏水近一個月,接水的臉盆最多時擺了10個。陳女士說,該小區是經濟適用房,2007年入住后就飽受房屋漏水的困擾。
時間再往前推,7月初的大暴雨讓眾多住宅樓經歷了一場考驗,“室外下大雨室內下小雨”成了不少有質量缺陷的房屋真實的寫照,以往傳統觀念中舊房、頂層才漏水,如今新房漏、層層漏的現狀在大雨中集體爆發。
現狀—— 六成新房一兩年后出現滲漏
連日來,眾多市民向本報“連廊熱線”反映,突如其來的大暴雨讓原本就存在的房屋漏水問題更加嚴重,正常生活被“滴答”的水滴聲打亂。
7月9日,記者接到讀者龍女士報料,前往其位于武昌白沙洲八鋪街的家中了解漏水的情況。
龍女士家是一套總面積約300平方米的復式樓,位于頂層。雖然9日當天艷陽高照,但她家仍在下“小雨”。一樓客廳、廚房、書房等多處墻面出現大面積滲漏,有些滲水的地方已經發霉;二樓的臥室、陽臺等區域,天花板、飄窗附近也出現了大面積的墻面剝落,墻面白色涂料順著水流稀釋滑落,地上多個面盆接滿了雨水。“這房子住進來才不到3年,漏水成了一家人的噩夢,只要遇到突然下雨,第一反應就是要趕回家擺放盆子接雨水,家里簡直就成了‘水簾洞’。”龍女士苦惱地說。
在這個有著1100多戶居民的小區內,出現漏水的遠遠不止龍女士一家。
記者從該小區物業維修處了解到,7月7日那場大暴雨之后,小區內出現漏水的房屋已超過200戶,從1樓到頂樓,幾乎層層都有漏水情況發生。
以往傳統觀念中,大部分漏水房屋都是舊房,但近年來,一些尚未入住的新房也漏水。
記者在漢口后湖一個剛交房半年的小區了解到,今年6月中旬才開始交付的新房中,已有大約30戶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漏情況。
“六成新房在一到兩年后會出現滲漏現象,市民入住新房后的投訴中,漏水占到了65%。”在2011年7月舉行的“武漢市建筑防水技術專題研討會”上,來自國內的建筑防水專家首次提供了武漢房屋漏水的調研數據。
尷尬—— 反復補漏治標難治本
連日來,記者先后走訪武昌、漢口十多個集中出現滲漏的新、舊小區,發現陽臺、飄窗、屋頂、衛生間成為漏水的“重災區”,絕大多數市民表示,出現房屋漏水,維修最令人頭疼。“家里漏水,最先想到的是找物業維修,但不是反映多次沒人管,就是簡單敷衍維修,隔個一年半載又‘老病復發’,這樣反反復復,讓人筋疲力盡。”家住南湖一小區的業主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家的房子裝修花了大約20多萬元,多個漏水點的滲漏,讓墻紙、吊頂、家具都變成了“大花臉”,物業每次進行防漏水維修,都是在內外墻面簡單修補,涂刷防水材料,但問題從來沒有得到根治。
后來,李女士專門找來做建筑防水維修的熟人,對方仔細檢查后說,大部分漏水處是因為墻體內部存在大裂縫,只有敲開墻面、地板等地方動一場“大手術”,才能起到好的維修效果,而且無法保證今后不再出現滲漏情況,總費用超過6萬元。此前失敗的維修經歷,和施工對裝修的破壞等問題,讓李女士最終選擇維持現狀,“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地“保守治療”。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新買商品房一般有5年的保修期,5年內房屋出現滲漏情況,物業公司會通過與開發商協調,為業主提供維修服務,但這些維修大部分都是在室內外無太大溫差時,對墻面進行修補或涂刷防水材料,防水有效期限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由于治標不治本,房屋漏水問題容易出現反彈。
釋疑——“病根”在建房時就埋下
房屋漏水,正逐漸成為一種通病。中國建筑學會防水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葉琳標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曾表示,在建筑領域,投訴最多的就是房屋滲漏,占總投訴量的25%。目前在中國,建筑滲漏已成為除建筑結構之外影響建筑質量的第二大問題,被稱為“建筑癌癥”。
而在“武漢市建筑防水技術專題研討會”上,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常務理事盧桂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承認,漏水在我國建筑中非常普遍。
他介紹,漏水一是房屋建造時做的防水層與混凝土樓板中間存在縫隙;另外,防水層遭到施工破壞、老化等,也容易造成漏水;一些防水材料存在固有缺陷、施工方法不當等,也會造成漏水。
滲漏成為隱患極大的“建筑癌癥”,那建筑施工單位又是怎么看的?
中建四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土建技術工程師葛志鵬告訴記者,在房屋的建筑過程中,屋頂、洗手間管道和地面、外墻、地下室、陽臺等部位最容易出現滲漏,原因比較復雜,設計失誤、選材不當、施工工藝不規范、細部做法不認真、交付使用后裝修不當、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滲漏,加上施工環節眾多,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沒有處理好埋下隱患,都會導致后期出現滲漏,而且一些因內部結構缺陷造成的滲漏維修時難度較大,效果也不明顯。
武漢某房地產商工程部經理陳勇表示,以陽臺漏水為例,由于缺乏硬性規定,目前武漢大部分樓盤都沒有對陽臺做防水處理,在地面長時間積水后,滲漏很容易出現。而一些墻面滲漏則是因為墻面內部結構出現裂縫,或外墻貼磚不嚴實,雨水順著縫隙進入墻體,蓄積產生滲漏。
鑒別—— 大雨后收房或做淋水試驗
31歲的郭培軍在十多年的房屋補漏維修經歷中發現,大部分衛生間漏水問題,多是裝修設計不合理或偷工減料所致。
“一般來說,輕微的滲漏基本上可以通過在墻面、地面涂刷防水涂料來暫時解決。要徹底解決嚴重的漏水問題,就必須要動‘大手術’,也就是將滲漏的墻面、地面敲開,找到滲漏點進行根本性的填充和修補。郭培軍指出,市民家中進行房屋滲漏維修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查明滲漏原因,清理好滲漏點后做好基面修補;使用耐久性及性能優異的防水涂料,水泥基的防水涂料能與水泥基面緊密結合,只要施工得當,防水層能與建筑本身保持相同壽命;做好蓄水檢漏試驗;聘請有資質的防水公司,簽訂合同,并對保修條款進行具體約定。
武漢資深驗房師宋金強提醒,購房者想提前鑒別自己的房子有無滲漏,可以采用以下幾個簡單的方法:在下過大雨之后去收房,收房時仔細檢查外窗、外墻有無滲漏痕跡。如果收房前沒有下雨,可自己做淋水試驗測試外窗、外墻有無滲漏,即用水管從屋外對著窗戶和外墻澆水,再觀察有無滲漏。衛生間、廚房的滲漏可通過蓄水實驗測試,即在廚房、衛生間等容易出現漏水的部位放置1到2厘米深的水,放置24小時后到樓下觀察是否有滲水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