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阿里拍賣網發布:清遠市堅瓷陶瓷有限公司所有的位于清遠市清新區禾云鎮廣州市花都(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內的土地(含無證部分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生產設備(含水、電、氣等設施)等將于7月14日10時起至7月15日10時拍賣。本次拍賣標的物中的土地面積為76666.67平方米,其中36066平方米已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證,用途為工業用地,使用年限為50年,其余未能辦理土地使用權證。拍賣標的評估總價9899.98萬元,起拍價6929.98萬元。
6月14日,佛山市高明利德豐陶瓷有限公司位于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更合大道181號共4宗商住用地土地使用權因破產清算在淘寶司法拍賣平臺進行拍賣。拍賣標的評估價為272,585,800元,起拍價為218,068,640元。因無人出價,最終流拍。
此外有媒體消息稱:湖北一家具備年產2000萬平方米墻地磚完整生產線的生產能力的陶瓷企業,即將要進入破產程序。該企業于2009年建廠,曾轟動一時。據調查,導致該陶企破產的原因有:一是大的環境下盲目擴張;二是銀根緊縮,民間資本數額過大;三是管理出現較大漏洞等。一位租賃該陶企的負責人表示,該陶企基礎設備不錯,一年費用是400萬元,但是涉及到的債權人太多。當地政府領導表示,正在組織有關力量,按照法律程序走破產程序。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全國共有20家陶企及整廠及相關配套企業的25項資產被公開拍賣/變賣,這些被拍賣資產包括企業破產資產變賣、法院強制執行拍賣資產等,其中,有12項成功拍賣/變賣,成交額約1.35億元;但最終大多被拍賣資產經多次流拍后起拍價腰斬,難逃流拍宿命。
這兩年,瓷磚行業因環境變化(雙碳雙減、限產限電、疫情防控、天然氣原材料上漲、房地產暴雷、資本市場、營銷模式發生變化等),加速行業格局重構。一方面,資本實力的瓷磚企業擴張、兼收并購;另一方面壓力淘汰缺乏競爭力的、產能過剩的企業……有行業內人士表示,繼續倒閉的局面還會持續,陶企面臨一個壓在頭頂的大山可能還會更大更重更難以解決。
據行業媒體報道,受房地產業整體形勢的影響,雖中央層面及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出臺各種“救市”政策,但目前市場回暖還不太明朗。因此廣東陶瓷產區的頭部陶企,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停窯,減產;并且有陶瓷廠“放假”、轉型做“鋰電”,員工降薪或成普遍現象。當經濟進入的調整期,意味著企業進入淘汰的一個時期,企業要減負前行;與此同時,信心比黃金重要,這對有實力的企業、恰是塑造品牌搶占市場的機遇。
決策者的思維架構以及企業的認知要及時更新,拿著舊地圖到不了新大陸,一直用陳年知識、經驗、技能離市場價值中心也就越來越遠;同時,于陶企來講需通過技術創新、專注原創產品品牌建設、機器替人、綠色智能,提質增率、降低成本、甚至企業堅持OEM(成品貼牌)和品牌的輕運營均衡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減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