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爆品蓬發的時代,尤其目前消費者裝修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居消費觀念逐漸升級,日益明確的市場需求亟待產業創新來解決。
目前瓷磚行業的三大爆品:巖板、厚磚與功能性瓷磚
去年巖板在業內躥紅,據業內資深媒體調查發現截止2020年12月全國共有60余家陶企逾108條巖板/大板生產線項目奠基或點火投產。各大品牌似乎均在上演一場“巖板”泛家居應用大賽,推出更具有新工藝,新款式,新花色的巖板。有大小規格,可薄可厚,有常規功能,健康功能,美學裝飾等等;可以說巖板基本成陶瓷品牌實力的重要體現。
巖板新物種正順應消費者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也可以說是行業發展第二增長曲線。參照相關的玻璃行業情況,其玻璃深加工的產值比平板玻璃制造自身產值還要大2—3倍。巖板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尤其是個性定制化需求,更多的是體現在加工細節上,即在于最后做成的產品;沒有深加工就沒有競爭力可言。巖板最終展現的成品更具有強且有力的品牌屬性與品牌價值。
如果說常規瓷磚是2G時代,那么巖板即將帶領行業進入5G時代,巖板屬于高新科技產品,在應用過程當中具有顛覆性。這兩年的諸多展覽會上,除了泛家居應用領域,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領域,也與巖板有深度的融合。
如果說今年的熱點,巖板是流量的第一,那么厚磚一定排得上“老二”。尤其隨著國家政策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瞄準國內各種工程渠道,在2020年各展會現場展出工程用厚磚(地鋪石)也不少。在去年陶博會華夏展館就有超15家企業推出厚磚,厚度16—30mm不等。厚磚正成為陶企開拓公裝渠道(公共建筑裝飾裝修)的重要品類。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董事長南順芝曾表示,依靠超耐磨的特性他們也有計劃向公裝渠道進行拓展。
據業內一則消息,地鋪石市場預計2021年估計會有10億㎡的缺口。實際上自去年下半年就有不少陶企斥資修建地鋪石生產線。相信2021年圍繞機場、車站、公園、商業廣場、景觀園林、步行街等高人流公共空間、外立面對厚磚的需求不斷攀升,這是個很重要的爆品。業內某專業人士亦分析,也許某天,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改造使用地鋪石,有可能帶來10億㎡的市場需求。
相對的,功能性瓷磚的市場潛力還有很大。目前瓷磚產品的發展趨勢,已經從提高產品裝飾性能同時,逐漸向功能性方面探索。市場上出現的功能性瓷磚,包括負離子瓷磚、除甲醛瓷磚、抗菌瓷磚、防滑瓷磚,大多通過添加特殊物質或對通過瓷磚工藝進行特殊處理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如受疫情影響目前火熱的抗菌功能性產品。在國外前段時間,據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12月3日的報道,馬來西亞瓷磚生產商誼來有限公司(Yi-Lai Berhad)宣布推出了可防止新冠病毒的瓷磚產品。荷蘭瓷磚制造商Royal Mosa將一項新技術——Goflow技術應用在它的瓷磚產品中,從而可以實現空氣的垂直流通,能夠有效防止病毒的傳染。時至今日,抗菌殺菌類瓷磚產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但不足的是,國內目前基本還沒有專門的檢測儀器,即使送至專業的檢測機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一點陶企也應該也更聚焦重視抗菌產品功能性體驗展示方式和可視化檢測。
產品的研發創新固然是一座需攀登的山峰,但成功“登頂”即新產品出來后的推廣普及等工作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賽跑,尤其是是功能性瓷磚由于其特性,消費者體驗難是各大品牌必須解決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