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疫情的到來,數字化平臺建設再次被很多建材家居企業提上日程。
但當前,針對家居行業的各種技術和互聯網應用的概念非常多,大數據、數字化、數據中臺、5G、智能化、智慧賣場,等等。
這些概念對家居賣場的管理者來說,好像有點遙遠,它們與家居賣場到底有什么關系?賣場要不要進行這些內容的建設?這些對賣場能有什么幫助和提升?
這篇文章,來自瀾申科技聯合創始人謝地。本文撇開了上述的名詞和概念,通過梳理家居賣場應用信息技術的三個階段,以及對家居賣場數字化建設內容的分析,希望能為家居賣場管理者在做數字化建設時,提供決策參考。
— 1 —
家居賣場應用信息技術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信息化階段
內容:上線ERP系統,涵蓋招商管理、合同管理、收銀管理、財務管理、售后服務、物業管理、行政人事等。
特征1:通過系統解決賣場內部各部門信息共享的問題。
例如,租賃合同不再是紙質化的以及在EXCEL表里記錄,通過系統記錄合同的相關信息,各部門各崗位根據權限都可以登錄系統查詢這些信息,不需要去問合同的管理者。
特征2:通過系統梳理流程,使流程更加規范。
例如,商場要求商戶使用商場的統一訂單,參加統一收銀,但是訂單都是紙質的,可能存在商戶用商場的訂單走私單的風險。
有了系統后,商場取消紙質訂單,要求商戶必須在系統中錄入訂單,才能打印出商場統一格式的訂單,后續商場可以通過系統跟蹤有沒有交款,這樣流程就更加規范了。
特征3:此階段的系統只針對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無法觸達商戶和消費者。
第二階段:數字化階段
內容:賣場的系統開始平臺化,把賣場服務的兩類對象“商戶”和“消費者”納入進來。
特征1:用戶思維。
賣場系統建設的目的不再是提升內部管理,而是更好地為商戶和消費者服務。
特征2:鏈接到商戶和消費者。
系統不再局限在賣場各部門之間流轉,而是需要鏈接到商戶和消費者,商戶和消費者都可以利用商場的系統平臺得到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例如:商戶可以在展廳內通過登錄商場統一的系統直接錄入訂單信息,直接用商場提供的智能POS機完成收款,不用再手寫訂單,也不用跑到收銀臺交款;
消費者可以登錄商場的系統查看訂單信息、訂單狀態、完成收貨、評價、積分、兌換禮品、優惠券以及投訴等,而不像過去那樣什么信息都無法獲取。
特征3:移動化、互聯網化。系統不再是PC端的應用,而是運用現在流行的互聯網工具提升系統的便捷性和友好性,例如小程序、公眾號等等。
第三階段:智能化階段
內容:經過信息化和數字化階段,實現了賣場所需的經營數據收集和積累,需要系統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整理以及分析、利用。
并且打通一些智能化的硬件設備及互聯網平臺,實現對商戶和消費者的“精準畫像”“標簽分類”“行為軌跡”“數據倉庫”“模型構建”“多維挖掘”“商業智能”,更好地幫助賣場、商戶以及消費者進行決策。
特征1:數據不再是死的,系統根據數據自動指導賣場、商戶以及消費者如何決策。
例如:根據消費者的畫像,判斷出消費者的消費偏好,給消費者自動推送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不需要人為干預。
特征2:系統與智能化硬件設備打通,例如紅星或者居然一些賣場部署智能機器人,雖然還不成熟,但已經承載了為消費者服務的功能。
— 2 —
賣場信息技術應用現狀
目前來看,全國各主流家居賣場應用信息技術的階段基本如下:
1/ 30%以上的家居賣場連第一階段(信息化階段)都沒開始,也就是說賣場是“裸奔”的,除了財務系統不得不用外,其他沒有應用任何系統。
2/ 50%左右賣場進入了第一階段(信息化階段),除了財務系統外,也上線了一些例如合同管理、收銀管理以及行政辦公等簡單的內部系統。
3/ 15%左右賣場進入了第二階段(數字化階段),把內部的系統應用延伸到商戶端和消費者端。
4/ 目前進入第三階段的賣場(智能化階段),只有和阿里合作后的紅星和居然之家才勉強算。
總體來說,家居賣場的信息技術應用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雖然現在很多家居賣場談數字化營銷,利用直播平臺+小程序進行線上引流和鎖客,但在售中、售后以及商戶的服務上,很多家居賣場的數字化應用幾乎還是空白。
相信隨著家居賣場間競爭日趨激烈,以及標桿賣場的示范效應,越來越多的賣場會重視賣場整體的數字化建設。
— 3 —
數字化平臺建設路徑
我們把家居賣場的系統平臺化過程定義為“數字化”平臺建設,那么具體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
首先得梳理清楚賣場、商戶以及消費者需要知道哪些數據。
1/ 從家居賣場內部經營視角來說,賣場需要隨時知道這些數據。

2/ 從服務消費者視角,我們賣場應該隨時知道消費者的這些數據,消費者也同樣可以知道自己的數據。

3/ 從服務商戶視角,我們賣場應該隨時知道每個商戶的這些數據,商戶也同樣可以知道自己的數據。

作者曾經咨詢過很多賣場的管理者,在賣場日常經營中,是否知道上述數據?這些數據對賣場的經營是否重要?
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這些數據很重要,但的確不知道,得去問相關部門,然后讓他們再去收集整理匯總。
其中很多數據因為沒有系統來支持,是無法獲取的。
比如賣場商戶的繳費、欠費情況,需要讓財務部門的整理匯總;但賣場的銷售數據,如果賣場沒有統一收銀,沒有管商戶的訂單,也沒有上系統,那肯定是無法獲得的。
這就是為什么家居賣場經常被詬病管理粗放、落后,經營能力弱,相比阿里、京東這些線上平臺來說,我們賣場這樣的線下平臺掌握的信息太少了,既不掌握商戶的銷售情況,幫助商戶提升銷售,也不能掌握消費者的信息,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數字化程度太低了。
通過上面對賣場、商戶和消費者對數據需求的梳理,可以把家居賣場的數字化平臺建設分為三個部分:
1、通過搭建消費者口碑服務平臺,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2、通過搭建商戶管理服務平臺,提升商戶經營能力;
3、通過搭建賣場經營數據平臺,提升賣場管理水平。
這些內容對家居賣場來說,都是日常經營中基本的工作內容,但很多賣場由于沒有專業的IT人才,管理者對數字化平臺的概念也不清楚,所以很難梳理出來,數字化建設也就遲遲沒有提上日程。
隨著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第六空間、大明宮、銀座家居等標桿賣場在數字化建設上的不斷投入,供其他賣場借鑒的經驗也會越來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