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發,對社會經濟活動的沖擊涉及到各行各業,目前復工的企業還不算多,說嚴重點,就算逐步開始復工,更重要的還是在于市場,市場復工了,才算是真的復工。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受多個國家的限制,陶瓷行業的外貿出口可能還會面臨訂單丟失、交貨困難違約的風險。對于自身免疫力不好的企業來說,帶來的沖擊無疑更甚。其背后還存在眾多企業的生存壓力問題,房租成本、人力成本、原料進購、社保交付、企業貸款等等。廣東唯美集團董事長黃建平曾透露,再拖多兩個月,不單小企業挺不過去,規模較大的企業處境也會尤為艱難,此次疫情對制造業陶瓷行業是個考驗。
如今企業與經營個體都想在方設法 “自救”,盡管如此企業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與支持。從現實情況來看,中央、各地政府早已加緊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提出稅費減免,解決融資難,扶持中小企業等方面幫助企業減輕負擔。一場穩定經濟運行、助力企業減負闖關的行動正在進行中,其中這些政策與陶瓷行業息息相關。
國務院引導,多地出臺支持性政策助力企業減負
2.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后有一個緩沖期。(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征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湖北省從2月到6月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征。同時,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在此期間對職工因受疫情影響未能正常還款的公積金貸款,不作逾期處理。實施上述政策,充分考慮了社會保險基金結余等情況,可以確保養老金等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點評:由于中小微企業對就業貢獻更大,經營更為脆弱,需要分擔、扶持的力度更大;對中小企業5個月免征社保,為陶瓷行業中小陶瓷企業的生存注入強心劑,讓陶企在延遲復工,沒有正常生產下,通過稅費減免幫扶企業穩預期,穩就業減少裁員的壓力。而大型企業減免3個月的社保減半,是幫助大型企業分擔成本,緩解面臨的經營壓力。有效對沖疫情短期內對經濟的影響,疊加制造業的復蘇跡象。
2月9日,工信部印發《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采取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等六方面20條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有序復工復產,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更大力度降成本,為企業減負,渡過難關。

點評:其中20條措施里面提到,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支持,大力推廣中小企業向數字化轉型,幫助企業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這對于陶瓷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好的政策,有利于推動陶瓷企業創新線上商業營銷模式,拓展線上業務。利用一些大型企業與專業服務機構推出的大數據、云平臺,推動陶瓷企業業務系統云化布局,對接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有基礎、有條件的陶瓷企業加快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推動模塊化、成本低的智能制造設備和系統在企業部署應用。
目前從29個建陶產區分布情況來看,已有湖北、廣東、四川、山東、山西等10多個地區出臺諸多惠企政策,主要集中在加大企業金融扶持降低融資成本、減少中小企業負擔、穩就業等幾大類;另外已超19個省市提出明確為中小企業減免房租等政策。

不僅如此,最近清華、北大對995家中小企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及訴求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其中可維持的時間、成本支付壓力兩項問題驗證了政府近期出臺的支持中小企業的應急政策的重要性和及時性。
現金可維持時間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就是說,67.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疫情期間企業面臨的主要支出壓力,員工工資和五險一金占62.78%,租金13.68%,兩項合計76.46%;說明多數小企業員工薪資和五險一金是成本支出的大頭,其次是租金;償還貸款占13.98%,三項合計占90.44%。
來源: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
以廣東佛山為例,作為陶瓷制造業的重要陣地,廣東省佛山市2月5日印發了《關于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包括減免中小企業部分稅費、延期繳納稅款、實施援企穩崗政策、延繳社會保險費、減免中小微企業租金等,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疫情持續,復工艱難,市場恢復更難,現金流壓力下,已有一批中小企業開始逼近生存紅線。福建一家主要做中高端木紋磚老板訴苦,今年是陶瓷行業最難的一年,目前形勢不容樂觀,我這里的工廠也快倒閉了!目前各地短期內出臺的幫扶政策是“及時雨”,希望可以幫扶陶瓷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