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過去半年,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里,西安新建住宅價格同比漲幅一直位居第一。昨天,西安的限購加碼。
6月20日,西安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協調領導小組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市場調控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
自下發之日起,從西安市外遷入戶籍的居民家庭(退伍轉業、家屬隨軍落戶的除外)在西安市住房限購區域范圍內購買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應落戶滿1年,或在本市連續繳納12個月的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住房限購區域范圍內無住房且能夠提供5年以上(含5年)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方可購買1套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同時將臨潼區納入住房限購范圍,嚴格執行西安市住房限購政策。
對比即可發現:
新規要求需落戶滿一年,或在本市連續繳納12個月的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才能買房;而舊規中落戶即可買房。
新舊之間,遏制落戶炒房,是西安此次面對多月樓市漲幅領跑的必然之舉。
新房價格領漲全國
在國家統計局6月18日公布的5月份全國70城新建住宅價格統計中,西安同比漲幅連續第六個月領跑,達24.4%。環比漲幅2.0%,也位居第一。
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此前的另一份數據顯示,近年來西安的住宅銷售面積節節攀升,在2018年達到了創紀錄的2221.27萬平方米。相較之下,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則創下了多年來住宅銷售面積的新低。
一冷一熱之間,反映出不同城市之間的樓市調控態勢。
從最近看,監管部門對于樓市價格上漲有過熱趨勢的城市,加強了監管力度。
5月份,住建部對佛山、蘇州、大連、南寧4個數月來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累計漲幅較大的城市進行了預警提示。此后,上述城市分別出臺了限售和調高了二套房貸利率等措施。
針對此次西安出臺限購,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政策出臺非常及時,符合預期。該政策是針對“一落戶就炒房”現象進行了收緊。對于無戶籍的人員,在西安限購區域需要滿足5年社保的條件。這一規定非常嚴厲,實際上現在需要交納5年社保要求的,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所以西安此次調控,對于一些外來人口的購房行為進行了管控。
史上最寬松落戶政策
百萬人口大軍進長安
西安近兩年執行號稱史上最寬松的落戶政策,已讓西安的人口增加了超過百萬人。
根據《西安人口志》記載:
西漢京兆尹管轄12縣,今西安市境有7個縣,總人口約48萬。
唐天寶元年,京兆府20縣人口196萬,今西安市境有8個縣,總人口約132萬人。
2017年3月,西安出臺“史上最寬松”的戶籍新政,放開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等“三放四降”措施招納人才。之后,西安先后7次升級調整戶籍政策。
至2019年2月,西安人才落戶政策再次升級為“全國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均可落戶西安”——本科及以上學歷落戶不受年齡限制,全國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均可落戶;具有本科(不含)以下學歷的,年齡在45周歲(含)以下也可落戶。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西安戶籍人口共1004.9萬人,流動人口317.9萬人。兩年零兩個月的時間里,西安市共遷入落戶115.1萬人。
兩年百萬大軍進長安。有網友笑稱:這是自唐朝以后,西安最大規模的人口凈流入。
而人口急劇增加后,沉寂多年的樓市迅速火熱起來。
根據中證君近兩年的觀察,西安樓市在人潮涌入后,各售樓處大排長龍、搖號、排卡等火爆城市的慣常操作,也在西安頻頻上演。
未來:“房住不炒”是主線
城市主體責任需落實
不過話說回來,西安的米到底貴不貴,居住到底易不易,不同機構之間持觀點也不相同。
易居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百城房價數據》統計顯示,5月份西安新建住宅均價13931元/平方米,與百城均價13937元/平方米幾乎持平。
對比其他非一線省會城市,5月份合肥17307元/平方米、石家莊新房均價15804元/平方米、濟南15406元/平方米、鄭州13792元/平方米,西安的房價仍具有一定價格優勢。
不過嚴躍進表示,西安目前并非全國性的購房市場,即便房價上漲,也不可能持續。換而言之,對比一些全國性的房地產市場來說,類似杭州、三亞等,西安的房地產的市場需求更多還是陜西省內的,市場經過炒作后還會降溫。
而更重要的,還是要貫徹樓市調控的主體責任的要求。
業內人士預測,有關部門在4月、5月分別對相關城市做出預警提示,不排除6月仍然會繼續預警,目的就是為了督促各個城市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認真執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總體定位。
一個端倪是,4月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又密集發布了。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4月和5月,各地分別出臺樓市調控政策60次、41次,較2月和3月有明顯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