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
隨后,5月13日,中方作出回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原產于美國的約600億美元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分別實施25%、20%或10%加征關稅。對之前加征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繼續加征5%關稅。
(圖片來源網絡)
中美貿易戰再次升級,我們整理了可能是家具人最關心的6個問題和答案,來自相關專家、權威機構和主流媒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家具產業的影響會很大嗎?
中國家居產業在全球有較強產業鏈競爭優勢,預計整體受影響不大。
比如,歐派、索菲亞、尚品、好萊客等定制家具企業,業務96%以上以內銷為主,對美出口業務可忽略不計,基本不受此次加征關稅影響;敏華控股、顧家家居及喜臨門的出口美國市場營收占比分較小,會受到一定影響,但也都在可控范圍之內。
相比之下,國際貿易環境劇變,對于出口市場比較依賴美國的家具企業經營影響最大。
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家具出口產業是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的,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及成本、規模等優勢,質優價廉,美國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替代產能。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一向重視出口的上海家具展,在去年中美貿易摩擦正處于白熱化的時候,美國買家反而不減反增,且刷新紀錄。
2
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最大的中國家具企業會是哪些?
對中小型外貿家具工廠的影響會立竿見影。
我們了解到的一家家具外貿工廠,出口產品主要銷往韓國、澳洲,以及北美,說起貿易戰,負責人感受很深。
“這些年我們的訂單一直都在減少,我們工廠之前有300多人,現在只有100多人;早些年訂單多的時候一月能出口二十幾個貨柜,現在一個月總共才有七、八個貨柜;以前訂單的旺季周期長,接的都是幾年合作的長單,現在是訂單旺季周期縮短,而且以短單為主。最近受貿易戰的影響,我們本來就不多的美國市場訂單,至少流失掉了三成。”
新浪家居在《美國擬上調關稅至25%,家具、木材商首當其沖》中就提到,美國家居用品公司RC Willey的董事長Jeff Child曾表示,“雖然現在很多供應商自己消化了10%的關稅,但是當關稅提高到25%時,我不知道他們會怎么處理。我們過去主要從事進口,但是當反傾銷稅開始實施時,我們完全停止了臥室家具的進口”。
關稅上調到25%,來自美國的訂單極有可能銳減,中小家具企業利潤微薄,等待那些主要出口美國的中小型家具制造商的結局很可能是:關閉工廠或是離開。
3
中國家具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戰?(林作新)
據我們觀察和了解,去越南開工廠是一個相當典型的應對方法。
僅2018年11月一個月,就有永億股份、美克家居和恒林股份3家上市公司,宣布在越南布局了5個生產基地。
據我們觀察和了解,去越南開工廠是一個相當典型的應對方法。
僅2018年11月一個月,就有永億股份、美克家居和恒林股份3家上市公司,宣布在越南布局了5個生產基地。
我們就中美貿易戰采訪的上海家具展的一些展商也表示,已經或正在考慮去越南開工廠。
但正如亞洲家具聯合會前會長林作新老師在其最近發表的《應付美國的反傾銷》中分析,在越南做生意的難處也有很多,比如土地和工人成本水漲船高;工人來源駁雜,效率低,動不動就罷工;整個越南社會對中國人不是很友好;以及語言問題等。
然而即便有這么多不利因素,中國的許多企業,還不得不將廠搬到越南,以逃避美國的關稅。當然有一些已經鎩羽而歸,有了這些失敗的經驗,中國的企業家也因此而總結出一套“對策”。
將核心生產留在國內,尤其是核心技術,國內工廠也因此可以趁機精簡,提升。原有的產品,改變生產流程,甚至改變結構,以適應新的形勢。于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做最后的組裝,或簡單的加工、包裝。
美國人搞關稅、搞反傾銷,其實只是讓中國企業增加麻煩,增加成本,起不了關鍵的作用的,這些增加的成本,逐漸會由美國人買單。
過去十幾年的經驗證實,反傾銷之后,產業并沒有回到美國本土,只是挪個地兒,還是由國外進口。越南被中國人填滿之后,會有更多的企業,到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泰國及老撾等地方去,逐漸成為中國總廠分支的組裝包裝車間,領取當地的產地證,照樣出口美國。
中國的企業除了將部分生產分散到東南亞諸國之外,另外一端——市場,也應該分散。不能太專注單一市場,世界這么大,為什么一定要專做美國市場呢?
專做美國市場的企業,必須注意,今天美國人對中國產品的關稅由10%起到25%;十幾年前對實木臥房反傾銷,今天對櫥柜、浴室柜、床墊的反傾銷,明天可能還會對沙發、餐桌椅……反傾銷。因此中國的廠商,一定要后端分散生產,前端分散市場,雖然很累,但卻是必然的趨勢。
4
中美貿易戰,中國和美國,誰會更受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美貿易戰升級可能將使兩國制造業流失,并可能導致就業崗位減少,但不會改變兩國的貿易收支總額。
MF在4月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表示,如果將兩國貿易的所有商品關稅都提升至25%,美國和中國的制造業將蒙受“巨大”損失,因為產能將向墨西哥、加拿大和東亞轉移。
這將加劇兩大經濟巨頭之間針鋒相對的關稅之爭。自2018年年中以來,這場關稅之爭一直籠罩著全球金融市場。美國已經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對另外2,000億美元征收10%的關稅。作為報復,中國對包括主要農作物在內的美國產品加征了關稅。
IMF的報告顯示,如果貿易戰升級,中國的電子和其他制造業將受到重創,美國的農業將出現大幅萎縮。
5
美國對中國家具征收關稅,誰將獲益?
(FT中文網 )
越南和馬來西亞可能成為主要的贏家。
對于特朗普的新關稅計劃,媒體的關注點主要放在鋁、鋼鐵、機動車和電子產品等行業,然而,不起眼的家具業看來將受到一些范圍最廣的限制,所有類別的家具都在征稅范圍內。
這與某些領域形成了鮮明對比,比如說在電子產品領域,雖然印刷電路板和路由器等產品被納入擬議的征稅范圍,但手機和平板電腦沒有。此外,玩具、鞋類和服裝完全不受影響,如圖一所示。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的數據顯示,美國進口家具主要來自中國,去年美國家具進口總額達630億美元,其中中國占比為50.9%。
中國對美國的家具出口額從1996年的24億美元躍升至去年的319億美元,同期美國家具進口總額也才增長5倍。繼中國之后,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是對美國的家具出口大國,2017年出口額分別為108億美元和48億美元,如圖二。
然而,百達資產管理(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高級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凱斯特(Thomas Costerg)懷疑,如果中國商品因關稅而失去競爭力,美國的這兩個鄰國是否能夠搶占市場份額。
“加拿大過去家具業很強盛,(但)已經衰落了。我不確定它能搶占份額,”凱斯特說。“即使美國對中國征收這些關稅,我也不確信墨西哥能擴大市場份額。這是供應鏈和產業集群的問題。”
相反,他認為越南等一些亞洲國家最有機會從中獲益。越南對美國的家具出口額在1997年為零,去年增長到47億美元。
咨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加勒思?萊瑟(Gareth Leather)對此表示贊同。他表示,墨西哥雖然擁有地利,但中國復雜的供應鏈可能很容易轉到越南,那里的“工資水平比墨西哥低很多,因此有很大優勢”。
他表示:“越南的勞動力成本較低,而且已高度融入中國南方的供應鏈,這個國家很明顯可能從中受益。”
其他對美國家具出口不斷增長的亞洲地區,如馬來西亞、印度、臺灣和印尼,預計也可能獲益,尤其是如果美國關稅長期實施的話。
“亞洲其他國家正尋求利用這種局面。他們的處境很有利,”凱斯特說。
“中國總的市場份額即使只是稍微下滑,對該地區規模較小的經濟體來說,結果也可能會大為不同,”萊瑟接著說。
不過凱斯特懷疑,也許過不了多久越南就可能引起特朗普的警覺,因為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數據,越南對美商品貿易順差從2000年的4.54億美元猛增至去年的384億美元,也就是說,如今越南是對美貿易順差第五大的國家,僅次于中國、墨西哥、日本和德國。
“我有點擔心什么時候越南就會被特朗普總統注意到,”他說。“(美國的逆差)正在非常快地加速擴大。我們看到中國開始丟失服裝領域的市場份額(被越南獲得),越南在電子產品領域也在擴大份額。
6
中美貿易戰會持續很久嗎?
(路透社)
德意志銀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由于中美貿易戰可能會曠日持久,中國政策層看來已經做好應對準備,并且更同意人民幣兌美元“破7”;如果美國對其余約3,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征收10%關稅,美元/人民幣將跌至7.40。
該行最近訪問北京期間與智囊、學者以及政府部門的代表會面,其后德意志銀行亞洲外匯策略師Perry Kojodjojo撰寫報告指出,受訪者對于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重燃貿易戰感到意外,亦沒有人預期貿易協議能于短期內達成。
“更重要的是,有一種感覺,即使兩國元首于G20峰會期間會面,基于妥協的意愿比之前更為有限,要達成協議可能尚需時間,因此,預計美國可能會進一步征收關稅。”他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