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們迎來了如期而至的改革開放40周年。從特區開放到沿海開放,再到沿江、沿邊開放,“引進來”、“走出去”,中國對外開放以及對內改革的兩股大浪潮互相激蕩著,為40年后的中國經濟社會高速增長創造了奇跡。
改革開放可謂是廣東奮力出發的最強音,而佛山故事、佛山印記更是改革開放40年的精彩縮影之一,佛山樣本將會是未來歲月中又一值得期許的亮點。
佛山作為全國重要的制造業生產基地,也是目前國家唯一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面對正在重塑的全球制造業格局,佛山逐漸成為各界觀察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并且,佛山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地處珠三角、臨近廣州一線城市,與我省深圳、珠海等核心城市在便利的交通工具上實現無縫對接,同時又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地區,在歷史上開放時間長、廣度深。
1978年,隨著國家頂層設計出臺各行產業調整政策,佛山從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抓住關鍵著重重視科技研發、不斷推進技術轉化。尤其是作為佛山支柱產業之一的陶瓷制造業,在佛山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年均GDP增長率超過10%的高速增長道路上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為陶瓷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送來錦上添花般的“利器”。在40年里,佛山陶瓷行業經歷了企業轉制、品牌崛起、融資上市、騰籠換鳥、自主創新、三去一降一補、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煤改氣、環保大督查等。正是改革開放浪潮中一項項重大事件的推動,讓“佛山陶瓷”不僅俘獲了眾多陶瓷消費者的青睞,也使其名譽度以及影響力響譽國內外,更是鞏固了素有“三山一海兩江”之分的陶瓷重要產區地位。(“三山”指廣東佛山、山東博山、河北唐山;“一海”指上海,包括江浙地區;“兩江”一指四川夾江,包括川渝地區,二指福建晉江,泛指福建省)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而今,“制造業服務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學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質量強市”、“產業集群”、“一帶一路”、“互聯網+”等利好機遇擺在眼前,無疑是佛山陶瓷制造業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不斷砥礪前行,實現再度煥發傳統產業魅力的重要契機。今年12月6日召開的佛山市委常委會議透露:“佛山要加強培育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到2020年形成2個萬億元產業集群,到2025年形成6個超3000億元、5000億元產業集群。”暢游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佛山陶瓷產業集群的規模性、成熟度、近距離交織的產業鏈配套是大家所公認的,現在加上政府部門的規劃部署推助,有什么理由不向上跨越。
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每一位陶瓷人、每一個陶瓷企都應懷揣奮進正當其時的積極心態,向著壯麗前景出發。繼續推進節能減排、行業結構調整與優化、智能制造,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提升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水平等,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時代的到來,以驕人的成績向持續性改革開放交出獨具陶瓷制造業特色的精彩答卷。
1978年,鄧小平接見外賓時,談到我國“實行開放政策”,在不同場合17次提及“改革”。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不斷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跡!”
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上最真摯的致敬!
。▉碓矗好兰揖W,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 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