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觀看世界的視角與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萬種,只要能夠下意識地將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設計。
——原研哉 《設計中的設計》
作為陶瓷行業盛會,在廣州設計周上,由創基金、融設計與諾貝爾瓷磚攜手打造的“TEX-TILE腦力激蕩室”,不聊新品、不說科技,而是用趣味的頭腦風暴方式,展示整個傳統材質色彩肌理的研究過程,解讀設計與材質碰撞的新趨勢,也為中國設計帶來了新的思考。那么TEX-TILE腦力激蕩室到底是怎么誕生的,它又是憑什么激蕩了廣州設計周?
《一個“腦力激蕩(jī dàn)”的誕生》
視頻時長3’55”,建議在WiFi下觀看
01挖掘原創到共創的設計梯度
創基金×融設計圖書館×諾貝爾瓷磚 主創人員合影
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伴隨中國設計快速崛起,以睜眼看世界到模仿國際化再到有自己的設計語言,經歷著迅速裂變。越來越多人看到原創設計的價值,并且開始尋找挖掘及資本運作的方式來鼓勵推廣民族靈魂之精髓。
創基金作為中國設計界第一個自發組織成立的公益基金會,持續支持并推動中國設計和教育,這是十分卓越而偉大的情懷,它讓人們意識到不僅中國需要有原創設計,設計的價值更是深入于生活方式與精神骨髓的。
原創設計并非一蹴而就,設計是一個感性與理性交織的過程,原創設計的靈魂在于特有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生活方式等要素凝聚而成,需要有人將散落各處的精神、物質文化瑰寶進行匯總整合,而融設計圖書館就是這樣一個年輕而富有使命感的設計團體。
通過創基金聯同諾貝爾瓷磚將融設計圖書館對于“傳統材料色彩與肌理的研究”,以諾貝爾瓷磚進行呈現,這是一個品牌與設計機構及設計團體創新的合作模式。
02創意輻射 助推中國設計
不得不說創基金聯同融設計圖書館與諾貝爾瓷磚打造的“腦力激蕩室”是一個全新的品牌形象升級。
在廣州設計周這樣的陶瓷行業盛會上,更多經銷商、代理商、買家、設計師等需要看到不止是品牌的實力、理念、意識,更需要在這里找到有生命力、傳播力及社會使命感帶有民族精神的企業與產品。
“腦力激蕩室”展示出“傳統材料色彩與肌理的研究”的過程,讓觀者沉浸式體驗了整個研究過程的體系與概念,直觀觸摸到以瓷磚為載體的研究結果,提升觀者的參與感和認知度。并且讓觀者自我激發,以不同手工藝、材質、色彩、肌理的靈感碰撞,參與“靈感產品”的研發,共創不再只是傳播推廣階段的事,而是從設計之始啟示。
03激發整合思維 形成靈感增長極
作為諾貝爾“腦力激蕩室”的策展人及融設計圖書館的創始人,張雷表示對于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手工藝的材質、色彩與肌理是民族文明中非常重要且寶貴的財富,是中國原創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養分,需要年輕設計師去傳承并發揚。
品物流形及融設計圖書館創始人及主設計師 張雷
在對于“傳統材料色彩與肌理的研究”整個過程中,諾貝爾的研發及技術水平超乎了他的想象,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布-染-織-繡-線”5個系列產品的打樣,在“腦力激蕩室”里觀者可以看到5 大塊‘面料-瓷磚’靈感氛圍板,所有元素源于華夏文明,卻十分國際化和現代感。
這是品牌與設計團隊新型合作的典型,讓觀者在與傳統材料的交互中,顛覆對于“傳統”、“瓷磚”以及生產制造品牌的刻板印象,呈現在觀者與用戶認知里的會是一個全新的、富有生命力、傳播力、創造力與使命感的中國民族品牌。
04夢想價值為實際價值的內核
創基金理事、水平線設計品牌創始人琚賓在“腦力激蕩室”啟幕式上說到“傳統材料色彩與肌理的研究打通了不同介質、元素的融合,體現出了夢想價值與實際價值之間的關系。”
那么,諾貝爾瓷磚在整個研究中起到幫助實現夢想,助推中國設計的角色。設計中運用的材料更像是文明的基因符號,諾貝爾瓷磚正是完成了中國設計中基因的重組與再造。
品牌需要有自己的個性,中國設計亦然,諾貝爾將年輕設計師對于地方特色傳統的研究進行資本支持,參與“傳統材料色彩肌理研究項目” ;進行技術支持,研發中心與融設計圖書館合力創新,形成具象文化載體;進行傳播支持,在廣州設計周上設立 “腦力激蕩室”,讓全行業觀眾關注此項研究。這是品牌精神產業核心的確立,而這也成就了品牌對于設計的相互促進。
后記:
中國的原創設計是由歷史傳統、文化積淀、經濟支柱等要素凝聚而成的中國魂。
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中國產業個性,是提升中國設計認知度和中國設計競爭力的關鍵。
塑造中國設計個性,前提是找準個性和特色優勢。中國民族品牌需要充分挖掘中國傳統特色的長板,放大個性,聚焦特色,探索特色發展模式,才能塑造品牌的特色。
正如諾貝爾瓷磚常務副總裁周國躍所言,“成功的企業需要引領整個產業,而偉大的企業應該是在整個產業發展過程中,創造新事物與新的模式。”諾貝爾瓷磚正是站在民族文明與產業升級的角度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