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瓷指經1200度以上燒制的瓷器。因為溫度越高釉的結晶密度越大,瓷面強度高,不易產生劃痕,色澤“白”且白里不泛黃,有“白如玉”的美稱。與低溫瓷相比,二者區別如下:
1、溫度:高溫瓷燒制溫度為1200度以上;中溫瓷燒制溫度在1000-1150度;低溫瓷燒制溫度在700-900度。
2、色澤:高溫瓷顏色更飽滿,細膩,晶瑩;中低溫瓷則顏色比較木滯。
3、手感:高溫瓷光滑、細膩;中低溫瓷稍微粗糙。
4、聲音:高溫瓷比較清脆;中低溫瓷比較低悶。
5、質地:高溫瓷硬度較堅固;中低溫瓷更易碎。
6、吸水率:高溫陶與中低溫瓷最明顯的區別是吸水率。中低溫陶瓷的吸水率較高,高溫陶瓷的吸水率低于0.2%,產品易于清潔不會吸附異味,不會發生釉面的龜裂和局部漏水現象。中、低溫陶瓷的吸水率大大高于這個標準且容易進污水,不易清洗還會發出難聞的異味,時間久了還會發生龜裂和漏水現象。
低溫瓷壇如果長時間不裝物品,瓷瓶本身變干容易斷裂,保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最好是放一些有油脂的東西滋潤一下。而高溫瓷經1300度以上燒制而成,溫度越高釉的結晶密度越大,瓷面強度高,不易產生劃痕。
高溫瓷還可以再次高溫燒制加工,但低溫瓷經不起高溫燒制。聽聲音可以簡單區分,敲打的時候,高溫的瓷化程度好,聲音清脆,低溫瓷比較低悶。但根本還是看吸水率的大小,高溫燒結的陶瓷吸水率小。高溫瓷要求更加嚴格的制作工藝,普通的窯口難以穩定地維持固定溫度的高溫。從質地上分析,高溫瓷硬度較堅固,低溫瓷更易碎。從色澤上看,高溫瓷顏色更飽滿,細膩、晶瑩,低溫瓷顏色比較單一,多為純色。足夠的高溫可以使原料完全瓷化,因此高溫瓷在強度、耐磨性及釉面的致密度方面都有更好地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