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馬桶蓋事件一炮打響了國產智能坐便器,國人遠渡重洋跑到日本買回個國產智能馬桶蓋也曾一度引發衛浴行業集體發聲:“我們的產品品質并不差,中國人就是崇洋媚外!”可是,8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發布的一份抽檢報告卻令不少業內人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抽檢結果顯示,包括ARROW箭牌衛浴、comfort在內的5個國產品牌的智能坐便器不合格。這項結果再一次將國產智能坐便器推到了風口浪尖,一向標榜自身產品質量不輸國外的國產智能衛浴究竟缺什么?

5個智能坐便器品牌上黑榜 國產智能衛浴到底缺什么(圖片來自網絡)
5個智能坐便器品牌上黑榜 ARROW·箭牌衛浴中槍
據《北京市工商局流通領域智能坐便器類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公示》顯示,北京市場上5款在流通領域銷售的智能坐便器被查出有質量問題,就連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惟一指定的衛浴品牌“ARROW·箭牌衛浴”也赫然在列。據悉,這已不是智能坐便器第一次登上質量黑榜。在上海市消保委2014年發布的智能坐便器質量抽檢報告中,智能坐便器的不合格率就高達59.3%。國產智能坐便器如此讓人不省心,可見消費者的擔憂不信任并非空穴來風。
六大缺陷暗藏隱患 國產智能坐便器到底缺什么
根據北京市工商局發布的抽檢報告,5個登上質量黑榜的智能坐便器不合格因素主要體現在標志和說明、清潔率、整機耗電量、接地措施、電源線連接和外部軟線、內部布線等六個方面。而這六個方面均與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旦不符合標準,可能會埋下多重隱患。
此次抽檢結果,再次將智能坐便器推到了公眾面前,也讓那些批評消費者崇洋媚外的聲音變得虛弱起來。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會對產品質量理性的做出自己的判斷。國產智能坐便器到底缺了什么導致消費者始終不肯買單?要想與國際品牌相媲美,國內衛浴企業還需做出哪些努力?
第一,技術。中國企業長期奉行拿來主義,并不重視自主技術的研發。此次抽檢出的不合格智能坐便器有些在基本的質量參數、技術參數上都還無法達標,可以看出,現在國產智能坐便器的整體工藝水平和產品可靠性還比較低。本土企業亟需提升自身的技術研發以及產品創新能力。
第二,標準。作為國內衛浴大牌,箭牌衛浴竟然也上了質量黑榜,著實令人大跌眼鏡。對此,箭牌衛浴市場部經理譚毅解釋稱,此次北京市工商局抽檢時依據的是電器行業標準,而此前箭牌衛浴在生產和檢測中一直依據的是陶瓷衛浴行業標準,兩個行業的標準在細節方面有所不同。由此看來,行業標準不規范可能就是導致箭牌上榜的主要原因。智能坐便器橫跨電器、陶瓷衛浴、塑料等多個領域,卻沒有統一的標準,這點始終是硬傷。
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北京市工商局發布的這份指向抽檢報告,無疑讓國產智能坐便器在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光環上蒙上了諸多灰塵。國人偏愛國外智能衛浴,并非“崇洋媚外”四個字就能解釋清楚,國內衛浴企業應當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將行業統一標準盡快落實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