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外資衛浴品牌進駐我國,并且市場范圍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面對國際品牌的強勢出擊,大多國內企業卻是采取降低成本、降價促銷等市場策略予以應對,品牌競爭力明顯處于劣勢。這是一種病,得治,那“病因”究竟在哪里?
縱觀當下國內市場,衛浴企業或許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由于準入門檻較低,國內中小衛浴企業的數量逐年增加,在行業相關標準還較為欠缺的前提下,衛浴市場亂象層出。種種亂象不僅阻礙企業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影響其與國外衛浴企業的抗衡。
國內衛浴企業缺乏競爭能力的原因何在?
首先,當外資衛浴企業在布局中國市場的時候,國內衛浴企業卻之在利用“人海戰術”搶占市場,而忽略了企業文化和企業核心競爭的建設。這就造成了當外資衛浴企業大刀闊斧搶占國內市場的時候,民族衛浴企業根本沒有與其抗衡的能力,無疑使大量的衛浴企業在這場無煙戰爭中走向滅亡。
其次,生產技術一直以來都是國內衛浴企業發展的瓶頸。國內衛浴企業在技術研方面的力量極為薄弱,而模仿能力卻是無人能及,大規模的模仿造成了國內衛浴產品同質化。所有的衛浴產品幾乎都是千篇一律,沒有任何創新。而相對于國內衛浴企業來說,外資衛浴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顯然力度要大上許多,外資衛浴企業很注重技術研發和新產品的研發,而且很多外資衛浴企業所參照的標準高于國內的標準,且其產品性能優于國產衛浴產品。
再次,企業宣傳管理方面跟風現象嚴重,不少衛浴企業連員工人數都湊不夠,卻非要學習大企業設立多個部門、分開幾個小組,要么就是在營銷管理的雜志上看到企業管理的新方式后,先要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試驗,美其名曰“與時俱進”,但沒思考是否有實施的必要。這種跟風模式最終將導致我國民族衛浴品牌被國外衛浴企業一一攻突,從此失去在衛浴市場中的話語權。
因此,在當下的衛浴市場上,無論是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還是與國外企業對于市場的搶奪,衛浴企業首先都需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所在,唯有將自身存在的問題認識清楚,企業才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解決好每一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