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各地紛紛出招上馬LED,全國承接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使得LED產區遍地開花,除了LED龍頭企業陸陸續續加大投資,上市融資也成為LED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民間力量亦進入欲分得一杯羹。LED成為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最為親睞的產業之一,僅伍伸俊和他所主導的金沙江創投就投資了8家LED企業。
然而,除了2010年LED背光應用以超出業內預期的速度滲透市場,對LED市場帶來了短期的繁榮外,去年開始,LED背光需求疲軟,促使LED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由LED背光逐步轉向LED照明。但是各行各業紛紛進攻LED照明行業,投資熱下市場并沒有如預期利好。
今年三月,LED行業經歷過前一段時間煎熬后,照明市場終于逐漸熱絡,似乎有了回暖跡象。
日前,深圳LED產業聯合會調查顯示,3月份LED市場明顯向好,各大封裝、背光應用、顯示屏應用、照明應用企業訂單飽滿,中下游領域的需求強勁也有效帶動了上游配套材料的大幅增長。
有網友也指出:“比起2010年好多了,當時昆明傳統門店基本上沒有LED,現在80%的門店都有LED樣品,只有這些老板接受了LED,并認為LED比傳統燈具利潤更客觀,LED照明就能崛起。今年來看,LED照明感覺已經有回暖氣象,我們公司今年做了兩大室內照明節能改造工程。”
業內人士稱,近期頻頻出現的政策面扶持信息,給國內LED照明企業帶來了希望。而臺灣電價漲調也給臺企帶來了大量訂單。政府和民眾對節能環保的LED照明產品日漸關注,照明市場需求回暖,供應過剩問題漸漸得到有效緩解。
盡管日前三部委針對LED產品啟動的財政補貼招標工作一波三折,也不乏各階層企業有不同的爭議,政府采購放開的話,也確實會對國內企業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能對民族品牌進行一定的保護,行業洗牌中出局的絕大多數企業也將是中小民營企業。但無論最終花落誰家,對整個LED產業來講,將刺激終端應用市場從而帶動國內LED產業的回暖。但是,也不可否認,LED成本越來越低,競爭也將越來越大。
光亞資深評論員劉俊告訴記者,日前走訪一些老牌傳統照明企業發現,LED燈具的工程和渠道出貨量非常大,這也說明終端市場對LED燈具的需求是非常剛性的。而從剛剛結束的德國法蘭克福展上,各大企業爭相展示LED照明可窺見,LED照明全球化發展勢不可擋,這也將勢必影響終端消費市場,越來越多消費者將接受并開始使用LED照明產品,由此,這也是體現了市場將有反轉趨勢,是利好消息。
京東方高級副總裁李曉亦指出,現在照明向LED變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必將給照明領域帶來一場革命,就像數字手機取代模擬手機,數碼相機取代膠片相機一樣。當時節能燈在中國普及用了15年左右的時間,LED不會用那么長時間。當然,這必須保證國家相關政策不能走節能燈的老路,政策必須清晰、持續和配套。
作為全球照明行業的晴雨表,廣州國際照明展的數據也顯示了這種跡象。據胡忠順介紹,世界500強和國內數十家知名上市公司紛紛搶奪超大展位,為產業回暖做準備。他認為,國內 LED 照明補貼政策一旦實施將具有政策引導作用,從而直接刺激消費,培育市場。此外,補貼政策將涉及產品標準,對于規范中國LED市場將具有推動作用。由于照明行業本身集中度不高,節能照明及相關新能源領域因此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