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烏魯木齊市海洋館孵化間,身體半透明的小海馬們與一只成年雄性海馬在水中游弋。(記者寇凝攝)
新疆網訊(記者丁璐 實習生馬艷)半透明的身體,微微卷曲的尾巴,用放大鏡才能看清的五官,1月9日記者在烏魯木齊海洋館見到了剛出生只有四天的小海馬。
1月4日,烏魯木齊市海洋館成功繁育出克氏海馬,此次小海馬的誕生是該館在人工繁育技術下第一次繁殖成功,成為新疆人工成功繁育海馬第一例。
據了解,此次生育成功的這對海馬是從海南引進的,本次產下了近50只小海馬,這種情況在自然界中比較普遍,但是在人工條件下卻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
在海洋館的孵化間中,剛出生的小海馬被單獨飼養在一個魚缸中。小海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著,有的還用尾巴鉤住飼養員放在水中的魚線,像是表演雜技一樣,時而倒立,時而平躺著。小巧玲瓏的樣子“萌翻”了在場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介紹,小海馬剛出生時身體只有3毫米長,飼養半年以后,小海馬體長就能達到15厘米左右,相當于一個成年海馬的體長。
據烏魯木齊市海洋館負責人郝彥軍介紹,海馬的繁殖過程和袋鼠很像,都是由爸爸在育兒囊中孵化下一代。進入繁殖期后,海馬媽媽將卵產在海馬爸爸的育兒囊腫,經過一段時間的孕育后,幼小的海馬就會從育兒囊中生出。小海馬將于春節期間與游客見面。(作者:丁璐 馬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