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作為主導產品,或作為配套產品,或用于品牌突圍,由于普遍看好全拋釉產品市場前景,眾多企業顯著增產,2013年全拋釉產品大戰在所難免,不僅該產品領域逐漸“走紅”,其他品類的市場份額亦將受挫。
從拋光磚到全拋釉,市場上后者對前者的勝出的趨勢逐漸明朗。憑借著產品品質的號召力,全拋釉的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不到10%提升到目前的20% 以上,而此前占據約五成市場份額的拋光磚則出現下滑趨勢。
市場預期看好 產品倍受關注
近日來,記者獲悉,新明珠集團今年計劃在去年增加8條的基礎上再增20多條全拋釉生產線;馬可波羅瓷磚亦計劃新增7-8條;宏宇企業計劃新增6條,其中2條已經正式投產;港龍企業新增了1條并已投產,14款全拋釉新產品正在測試當中,預計會在春季陶博會期間推出。此外,羅馬利奧總經理王貴蘇、依諾陶瓷總經理唐茜、三沙陶瓷總經理張健能、樂伊陶瓷運營副總監陳延輝在接受采訪時亦表示,他們今年將會增大全拋釉的產能以及推廣力度。
這還僅是佛山產區的部分情況。早在2012年,四川夾江、山東淄博以及江西高安就已相繼傳出企業轉產、增產全拋釉的消息,在四川,新中源4條拋光磚線分別轉產全拋釉和微晶石,華宏1條仿古磚線轉產全拋釉,金陶其中1條拋光磚線轉換產全拋釉和微晶石;而在山東淄博,轉產全拋釉的生產線更是高達20余條,占當時轉產線的半數以上,截至2012年底,淄博產區正在改造中的生產線加上目前生產中的全拋釉生產線已超過100條。
眾多企業的蜂擁而上,緣自他們對2012年的市場分析以及2013年的市場預期。
“我預計全拋釉在2013年將會沖擊仿古磚80%—90%的市場份額。”依諾陶瓷總經理唐茜表示,而性價比則是全拋釉產品致勝市場的利器。縱觀山東等多數產區的做法,唐茜認為,全拋釉與拋光磚大致相同,在產量和市場售價上均屬于中低層大眾化產品,經過兩年發展以及洗禮后,其生產技術和市場基礎均已較為成熟,在三四線城市也存在著一定的市場份額。不過,與拋光磚等產品相比,全拋釉的花色更豐富,表現力更強,既能上墻也能鋪地,在切割、展示等方面亦更為柔和,更容易獲得市場的青睞。
記者在市場上看到,目前全拋釉技術主要以噴墨為主,而全拋釉產品則是以仿石材產品為主,其中大理石、花崗巖等產品居多,亦有部分仿玉石產品。由于涉足全拋釉企業與日俱增,目前全拋釉的產品供應已經相當穩定,甚至輕微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預計產品的價格會被逐步拉低。與其他建陶品類相比,雖然,全拋釉品類的競爭還沒到白熱化的階段,但是因競爭對手的不斷增加,在某些企業看來,原本稱之為“藍海”的這片區域,已經逐漸“走紅”。
在2012年,許多原來經營其他產品品類的經銷商,已經開始逐漸將主要精力轉移到全拋釉產品上。在三沙陶瓷總經理張健能看來,全拋釉的裝飾效果以及物理性能并不遜于微晶石,而在經營利潤、銷售手法以及廠商溝通和默契等方面比微晶石亦更有優勢。結果,微晶石被全拋釉搶占了不少份額。去年,微晶石市場開發并未達到企業預期的50%,令到很多推出微晶石的企業都因為走不起量而被迫停產。
產能逐步上升 市場競爭加劇
據了解,直到2009年4月,全拋釉技術才獲得了突破,簡一陶瓷率先推出了大理石系列產品,作為業內首家擁有全拋釉專利技術并實現大規模投產的企業,不僅引起了全拋釉仿石材風潮,亦讓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和認識全拋釉產品。“全拋釉真正的價值不是僅僅對自己的影響,而是帶動陶瓷行業的其他產品、其他技術的發展,比如全拋釉的普及,使噴墨技術得到廣泛運用。”簡一市場總監柯麗敏認為,全拋釉產品的誕生,不僅僅是建立和奠定全拋釉這個品類,更重要的是它對整個行業的推動作用。
隨后科達機電、新景泰、美嘉等多家陶機企業均強勢推出拋釉設備,遠泰制釉、道氏制釉、大鴻制釉、瑭虹制釉、康立泰色料、萬島制釉等化工企業也陸續推出了全拋釉釉料,使企業進入全拋釉領域的門檻大大降低,東鵬、馬可波羅、新明珠、新中源、宏宇、嘉俊、博德、金意陶、歐神諾、博華、金絲玉瑪、羅馬利奧、樓蘭、道格拉斯、興輝、金牌亞洲、羅浮宮、芒果、賽德斯邦等眾多佛山陶瓷企業蜂擁進入全拋釉領域,相繼成功推出全拋釉產品,江西的金牛、太陽、恒達利、萊特等陶企也陸續上線全拋釉產品。此外,還有更多的陶企單獨研發,或與化工企業通力合作之中。
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全拋釉瘋狂的主要原因有四:一,產品色澤光亮、質地平滑、顏色豐富、釉面耐磨防污,更易受到業內外人士的青睞;二,喜歡跟風與抄襲,每當發現某款產品受熱捧就一窩蜂地去模仿和復制;三,生產門檻相對較低,原先做拋光磚的企業,無須增加設備便可轉產全拋釉產品;四,雖然工藝上多了拋釉的程序,與仿古磚相比,總生產成本每平方米大約增加10元,但其售價卻遠遠高于目前市場上的仿古磚,利潤空間較大。這樣就導致許多陶瓷生產企業都把目標放在全拋釉產品的開發上。
其中,配套成熟更是刺激全拋釉發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原材料、生產設備以及生產技術的日漸成熟,再加上防污性、透明性和耐磨度等技術難題的攻克,現階段企業投入全拋釉的生產成本并不需太大。
“滿城盡是全拋釉”,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幾乎所有仿古磚品牌都跟進推出,其受歡迎程度絕不亞于當年拋光磚的面世,而隨著全拋釉工藝和技術的日臻完善,其市場占有額也蒸蒸日上。在全國各個建陶產區,幾乎都有全拋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足可見其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蔓惷粞a充:“我們當時數了一下,2010年年初大概有30家陶瓷企業在做全拋釉產品,現在反而要數一下哪家企業還沒有上全拋釉。”
目前,大家的產品都差不多,主要是看營銷手法。馬可波羅總經理龔志云認為,主要是靠營銷模式、營銷隊伍。主要是人才的競爭,“現在陶瓷行業進入馬拉松階段,勝負還很難說。”
是產品都會有生命周期,但可以通過對技術、設計等的不斷挖掘,將這種周期延長并延續。羅浮宮陶瓷大中華區CEO楊宏波認為,全拋釉的質感不僅可以體現對自然物質的模仿,對一些人工合成的材質,諸如墻紙、布料等一樣有著豐富的表現力。甚至一些充滿想象的具象表現也同樣可以通過全拋釉的技術進行體現。“可以說,決定全拋釉未來的并不是其工藝與技術,更多的是企業對產品設計開發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