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杭州等城市相繼出現退房,龍湖、綠地等因降價售樓部被打砸,借助“微力量”的迅速蔓延,退房潮再次被聚焦。那么這股風有沒有刮到西安,各開發企業又是如何看待?外地的退房潮對本地市民的購房心理會有怎樣的影響?西安是否會引發退房潮?前期業主如果僅僅因為房價下降想要退房,在法律上是否合法?對于來自市場內的這一大串疑問,記者一一進行了調查。
售樓部:沒有跳水,只是在做“俯臥撐”
記者從北郊一路往南,先后探訪了數家售樓部。
北郊某案場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全國樓市刮起了降價風,由此引發了個別地區的“退房潮”現象。但就西安的現狀來說,降價風是迎來了,卻并沒有產生退房現象。以他們項目為例,最近一段時間,推出了20余套的特價房,價位在6500元左右。這個價錢比之前的價位相對優惠了一些,但并無實質上的區別。隨著市政府的北遷和地鐵二號線的通車,項目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現在前來咨詢的客戶每天都在25組左右,并沒有收到客戶要求退房的申請。
此外,記者了解到,針對目前市場狀況,很多樓盤都不同程度的推出了優惠活動,如首創國際城近期在售房源,5500元起價;海璟·臺北灣推出5960元起價房源;鼎正中央首府二期低密度舒適小高層,最高優惠16萬等等。而在南梢門附近某項目,案場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全國其他城市的降價潮,對于他們的影響并不大,因為在地鐵沿線,從最初的開始蓄客到現在,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已經達到了之前公司的一個預期值。伴隨著地鐵二號線的開通,項目整體價位上浮在1000元左右。說白了,客戶就是認準了項目的地理位置、未來的升值空間,所以并沒有客戶提出退房要求。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除了個別樓盤因為資金回收的問題,做出較大幅度的讓利外,大部分樓盤房價基本保持平穩,雖然都推出了不同程度的優惠,但其促銷的力度,對西安房價整體影響不大,簡言之,西安房價沒有跳水,只是在做“俯臥撐”。
市民:政策頻出,不急于出手買房
日前,由搜狐焦點發起的“萬名購房者在線調查”結果顯示:45%的網友認為今年年底之前房價會出現10%以上的大降幅,73%的網友持幣觀望,表示先不著急買房。
在曲江某售樓部,記者遇到了前來看房的市民景先生,他告訴記者,今天只是來轉一轉,并不急著買房,現在打折的樓盤有很多,不愁買不到房子,再等等肯定會有很實惠的選擇。
談及外地出現的退房潮,景先生表示,“這是因為國家調控政策引起的一連串的反應,首先表明不少開發商頂不住國家的調控政策才會降價,而降價了又會引起前期業主的不滿,才最終導致退房潮的產生。對于西安而言,這種退房潮消息的傳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刺激開發商降價的催化劑”。
在記者走訪的其他的一些售樓部里,與景先生持相同觀點的市民不在少數,廖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表示只是過來看看價錢,但并不急于購買。他的觀點很明確:“既然國家不斷的調控房地產市場,那么房價的上漲空間必然被大幅壓縮,即便房價不降,至少不能再肆無忌憚地往上漲,因此無論手頭有錢沒錢,都不必急于一時,萬一房價真有下跌的趨勢,現在出手豈不多花了冤枉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