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東新區一小區內30套公租房即將交付使用。今年,鄭州市公租房覆蓋面擴大到城鎮常住人口,包括新就業職工和來鄭務工人員,經適房退出保障房舞臺。
打破戶籍限制,由“居有其屋”向“居有其所”轉變,鄭州市保障房實行“三房合一”新模式
2月25日,記者從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獲悉,今年,鄭州市保障房將實行“三房合一”新模式,就是把符合保障條件的廉租房、經適房與公租房對象統一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停止經適房和廉租房的市場供應。
今年,鄭州市將新開工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45848套,基本建成45672套。剛出臺的樓市調控“新國五條”中規定,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規劃建設,地級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根據這一政策精神,鄭州市保障房在廉租房對象應保盡保的基礎上,公租房覆蓋面擴大到城鎮常住人口,包括新就業職工和來鄭務工人員,經適房退出保障房舞臺,實行“三房合一”新模式。同時,鄭州市將對廉租房和公租房按照“計劃分別上報、資金打捆使用、項目統一規劃、工程統一建設、后續統一管理”的原則進行并軌建設。
考慮到已有家庭獲得購買經適房和租住廉租房的資格,已經獲得經適房購買資格的家庭,仍能正常輪候經適房,直至全部輪候結束;已經獲得廉租房租住資格的家庭,在原租金不提高的情況下,直接入住公租房,差額租金由財政補貼。
據悉,鄭州市是我省第一個正式公開宣布停建經適房的城市,也是首個明確將三種保障房“并軌”為公租房的城市。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局長王萬鵬說,原先廉租房、經適房申請需要取得本市常住戶口,實行“三房合一”新模式后,申請條件不受戶籍限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和進城務工人員來鄭州就業,投身建設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房地產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峰說,“三房合一”新模式將有利于把有限的保障房建設資金集中起來,為百姓提供更多公租房,擴大保障范圍。更重要的是,它將促使人們改變一個觀念,即由過去的“居有其屋”向“居有其所”轉變,逐步建立“以租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