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訪廣州吉盛偉邦、紅星美凱龍、高德美居中心等賣場,幾乎家家賣場都門可羅雀,高德美居中心一經銷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生意就一直很淡,幾乎沒有什么客流量。而在佛山陶瓷產區,據傳有企業緊急召開三天高層會議,以應對不斷下滑的銷售局面。
今年年初東鵬董事長何新明在東鵬精細化管理工作大會上,曾對行業形勢進行分析,“也許今年,就會有一批企業停產,甚至倒閉。” 一些行業人士認為目前國內經濟環境具有高CPI、高通脹、高原料成本、高人力成本、低利潤特征。國家對房地產嚴格控制,建材需求量隨之萎縮,必然導致建材市場競爭加劇,形勢非常嚴峻。
很多陶瓷企業認為國內陶瓷市場面臨產能過剩,是導致今年陶瓷市場遭遇“艱難”時期的原因之一。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瓷磚的總產量是64.27億平方米。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尹虹表示2010年我國的瓷磚總產量已經超過了75億平方米,我國2010年人均陶瓷磚表觀消費量[(年產量-出口+進口)/人口]已經超過5平方米,已經處于世界高位,明顯超過絕大多數的世界瓷磚生產制造消費大國。
今年年初廣東陶瓷產區,有陶瓷企業部分生產線就未點火。進入6月,淄博、法庫、高安、夾江全國各大陶瓷產區紛紛爆出停窯減產的消息,無論廠家還是商家都面臨著庫存的壓力。
國家對房地產的嚴格控制,被認為是導致今年建材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近期,渣打銀行一項針對二、三線城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調查顯示,在調控大背景下,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地產銷量下滑,庫存問題日趨嚴重。今年下半年住房庫存很可能繼續增加,價格下調壓力也顯著增大。國家對房地產嚴格控制,對建材產品的需求量下滑,如此龐大的產能能否順利消化,確實令人擔憂。
國內市場面臨產能過剩,房產政策致建材市場遇冷,“屋漏偏逢連夜雨”,國際市場上今年我國陶瓷出口又遭遇歐盟最大力度的對華反傾銷,韓國反傾銷最終裁定延長對華陶瓷征收3年反傾銷稅。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認為今年的陶瓷行業所面臨的情況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境況還嚴峻。
走訪陶瓷企業,一些高層都認為今明兩年,行業形勢不容樂觀,充滿機遇與挑戰。很多行業人士寄希望于國家放寬房地產政策。而東鵬、新明珠等行業領軍企業早已經邁出了調整的步伐,優化企業內部結構,調整品牌定位等等。一大批的陶瓷企業要在困境中度過難關,整體競爭力勢必會有所提高,整個陶瓷行業或將有新的調整和提升。
